1)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称帝(3)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十六年十月初一是黄道吉日,苏天成称帝的日子,也就选择在这一天了。

  朱审烜、杨嗣昌、范景文、洪承畴、卢象升、张溥、孙传庭、宋一鹤、李觉斯、吴伟业等人,多次的上奏折建议了,恳请苏天成称帝,自从二月十五苏天成自封为德王,迄今八个月不到的时间,众人早就将苏天成视为皇上了。

  苏天成没有过多的推辞,接受了众人的建议。

  当然,称帝可不仅仅是苏天成成为皇帝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有国号和纪元的事情,还有分封文武大臣的事情,还有册封皇后和贵妃的事情,都需要在称帝的那一天内完成。

  苏天成答应了众人的恳求之后,朱审烜、杨嗣昌和范景文等人,就忙得收脚不沾地了,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筹备了,登基的地点当然是选择在南京的皇宫里面,时间也确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登基称帝的当天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了。

  登基称帝仪式是非常繁琐的,按照一般的规矩来说,首先是选择黄道吉日,日子确定下来之后,到了登基的那一天,由专人宣读登基诏书,这个宣读登基诏书的人,也就是新任的内阁首辅,接下来皇帝在内侍的搀扶之下,登上皇位,接受百官的朝贺,之后新登基的皇帝会宣布大赦天下。

  这些仪式只是在皇宫里面进行,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仪式,包括新登基的皇帝祭告宗庙社稷和万民,若是来得及的情况之下,还要举行封禅仪式,也就是祭天的仪式。

  登基需要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半个月左右。

  不过苏天成早就发话了。登基仪式不需要弄得那么繁琐,也就是在皇宫之内进行的仪式走一道过场就可以了,他很清楚,这些仪式都是做给外人看的,仪式越是隆重,越是劳民伤财。历史经验表明,仪式越是隆重的皇帝,在位的时间越短,仪式越是简单的皇帝,越是能够创出来盛世。

  登基只是一种形式,但登基仪式背后的情况是复杂的,这里面最为关键的就是分封百官的事宜了,这是权力斗争之中的博弈,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苏天成也必须要正确面对这种局面,牢牢把握这种局势,任用贤能,才能够保证王朝的兴旺。

  至于说官吏的设置事宜,以前早就做出来了决定,以精干使用为主,不需要有什么其他的变动,朝廷官吏的设置。苏天成不会完全照搬大明王朝的规矩,朱元璋以前撤掉了丞相。目的就是要巩固皇权,让所有大权集中在皇帝的手里,这是苏天成不赞成的,若是国家的兴旺,完全都压在皇帝一个人的身上了,这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所以苏天成准备恢复三省六部的设置。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但是在相关的职责方面,肯定是有所偏重的,即以尚书省为重,中书省和门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