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铁血面容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基大典刚刚结束,苏天成就召集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各省巡抚以及礼部、工部左侍郎、督察员都御使、大都督府都督等商议事情了,在众人看来,这次苏天成肯定是商议征伐的事宜,毕竟大晋朝还只是统一了南方,能够控制的省不是很多,北方还有大片的土地,辽东还有人虎视眈眈。

  苏天成却不是这样想的,他的内心早就做好了规划。

  自己统领的大晋王朝,说到底是一个精英王朝,和以前的王朝没有多大的区别,重点依靠帝王个人的睿智和清廉,所用的文武大臣,全部都是大明王朝的士子和学子,这些文武大臣,虽说在认识上面有所不同了,但骨子里还是精英思想,说到底还是瞧不起老百姓的,认为老百姓是子民,是被利用的群体,是需要被关心和被照顾的阶层,至于说老百姓的创造力以及所能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他们无法认识到,也不会去关注的。

  苏天成所需要的用制度来管人和管事的设想,在这个时代需要实现,恐怕有些不现实,毕竟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文武大臣的认识上不来,一个人吆喝没有多大的作用,最终还是依靠着铁血的手腕来维护统治的。所以苏天成只能够依靠铁血的手腕,来逐渐的做好相关的事情,待到大气候适合的时候,再来推行相关的政策。

  土地问题和财税问题是苏天成必须要面对的两大难题,至于说征伐的事宜,在他看来,推翻朱家的王朝,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就算是辽东的后金鞑子。最终也是被大晋王朝彻底的剿灭,王朝已经成立,做事情就需要统筹兼顾了,不能够仅仅考虑到征伐的事宜,还有很多具体的事情需要认真筹谋和实施。

  不管是大明王朝,还是新成立的大晋王朝。面对的财政问题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绝大部分的赋税都是农民来承担的,这就意味着财政收入不可能很高,而且很大的程度上面是靠天吃饭,一旦遭遇到灾荒,王朝就难以维系,更加关键的是,苏天成所推行的是高薪养廉的政策。官吏的俸禄是很高的,军队的军饷也是巨大的支出,这样的情况之下,不改变现有的以农业为主的格局,大晋王朝不可能兴旺强盛,也不可能长期维系。

  想要国富民强,就必须要发展商贸,将老百姓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商贸创造更多的财富,朝廷从商贸之中得到更多的财富。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维系朝廷的通知,大晋王朝也才能够真正的开始强大起来,而不是如同历史上的那些盛世,都是昙花一现。

  穿越这么多年,苏天成做出来了不少的努力,山东一省几乎是以商贸为主了。可仅仅依靠着山东一地,是无法维系大晋王朝的,这种以商贸为主、农业为辅的模式,必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