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沧州血战(4)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

  思考再三之后,陈新甲终于做出来了决定。

  麾下的三十大军,其中十万大同边军和五万满八旗军士,在沧州迎战江宁营,其余十五万大军,赶赴天津增援,目的就是抵抗江宁营的进攻,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天津,这十五万大军,以其中的五万大同边军为主,至于说北直隶其余的地方,暂时不要去管了,也没有办法去管了。

  已经攻占了河南省的江宁营军士,陈新甲没有能力去应对了,他直接给朝廷写了奏折,建议朝廷调集部分的辽东边军,同时武装好京营,毕竟京营还有五万多军士,足够保护京城以及周边的地方了。

  部署终于开始出现松动了。

  陈新甲的部署,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但他能够直接指挥的,也就是参与到沧州之战中的军士,人数只有十五万人了,应该说这和之前的区别不是太大,无非是十万的预备队,变成了五万,至于驻扎在高阳的十万大军,陈新甲根本没有做太多的指望,这十万人锦上添花还差不多,雪中送炭是不可能的。

  可惜陈新甲还是忽略了一个方面的因素,那就是人数上面的优势,他预计到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军士,肯定不足十万人,若是手中掌握有三十万的大军,那么人数的比对上面,至少是三比一的比例,这是巨大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面来说,几乎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败了,可如今减少了一半,用十五万人对阵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军士,最多也就是二比一的优势了,这就不可能是决定性的优势了。

  此外陈新甲还有一个重大的失误,那就是如何对待天津的作战,陈新甲不相信驻扎在高阳的十万大军,所以要求十五万大军增援天津的时候,重点是守住天津的城池,而不是考虑到直接进攻,这也是陈新甲的无奈。

  陈新甲不可能同时指挥两场大型的战斗,若是在沧州和天津同时展开大战了,不管是军队的摆布方面,还是从指挥层面来说,都是来不及应对的,陈新甲的主要精力,只有可能放在沧州,指挥联军同江宁营军士展开殊死的搏杀。

  这些具体的情况出现,陈新甲没有办法避免。

  在下达命令之前,陈新甲与王道直密议了,两人的意见是统一的,三十万大军主要负责是应对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军士,至于说卢象升率领的江宁营军士,暂时不要理睬,让朝廷去应对,他们觉得,这有可能就是苏天成做出来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分散这边的力龗量,从而采取各个突破的方式,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辽东边军是可以少量调集的,因为明军与后金鞑子正在联合作战,辽东暂时不会出现什么危险。

  有关作战部署的调整,陈新甲与王道直商议之后,暂时没有禀报朝廷,这是绝密的情报,谁知龗道禀报朝廷之后,消息会不会泄露出龗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管朝廷是什么意见,或者是有什么安排,陈新甲轻易是不会遵从的,战役是不是能够取得胜利,责任是非常明确的,万一战斗出现了失误,他陈新甲还是承担主要的责任。

  从这个方面来说,陈新甲感觉到自身的责任更加的重大了,若是战斗真的出现失利了,他是没有其他的出路的。(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