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辽东危局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可法万万没有想到,他就任辽东巡抚,竟然会遭遇到如此的局面,尽管说是以兵部尚书衔就任的,说来完全是重用了,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刚刚来到辽东的时候,局面非常的平静,那个时候,尽管说苏天成造反的迹象已经很是明确了,但后金鞑子的臣服,还是让辽东有了一丝兴旺的局面,多年紧绷的情绪得到了舒缓,不管是身居辽东的汉人,还是内地迁过去的老百姓,都认为能够安安心心过日子了,史可法也乐的放松。

  可局面很快就出现变化了,首先是皇上对苏天成的猜忌公开化了,接着就是苏天成的放抗,一旦这种情势开始恶化,最终导致的就是苏天成造反,皇上开始在京城大规模的清洗与苏天成有关系的官吏。

  就算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史可法也没有多少值得担心的,毕竟他和苏天成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甚至都没有见过面,这类的清洗,自然与他没有关系,但没有关系不代表史可法不关心这些事情,辽东距离京城不远,零零碎碎的情况传到辽东,史可法感觉到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出现大问题,这是在毁掉大明王朝的基础,可惜这个时候,无数上奏提出异议的文武大臣,都遭遇了惩戒,身在辽东的史可法,更是不可能提出来什么反对的意见。

  苏天成开始出兵浙江和福建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大量朝廷的军队被剿灭,不长的时间之内,南方全部被苏天成占据了,特别是在大晋王朝成立、苏天成称帝之后,局面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了。朝廷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向了辽东,因为这里有近三十万的辽东边军。

  史可法是有苦自己知,朝廷拨付的军饷根本不充足,以前是考虑到江宁营的骁勇、朝廷预防苏天成会造反,故而大规模的扩充辽东边军和大同边军,可惜财力上面的支撑没有能够及时的跟上。好在靖边、安宁堡和广宁的互市,所有的收入都归辽东边军支配,此外还有辽饷,这样算起来也差不多,缺口不是太大,但随着朝廷与苏天成战事的扩大,户部渐渐无法拨付军饷和粮草了,辽东边军开始感受到空前的困难。

  朝廷之中曾经有过争论,认为后金鞑子既然臣服了。就可以大规模调动辽东边军,参与到与江宁营的厮杀,毕竟辽东边军还是有着不错战斗力的,可这样的观点,不仅仅是很多的文武大臣不同意,就连到辽东时间不长的史可法都不同意,后金鞑子的野心是非常明确的,一旦辽东空虚。后金鞑子一定会有动作,失去了赖以支撑的关宁锦防线。京城就危险了,说不定不需要苏天成攻打京城,后金鞑子就会直接包围京城了。

  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之下,辽东边军最终还是没有调动。

  沧州之战前,朝廷再一次议论到辽东边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