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一章 如何赈灾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天亮前、帝国斜阳之下、680208的月票,感谢srqg、145k等作者大大的打赏,拜谢了。)

  眼前的情形,令苏天成感觉到了心酸。

  连绵的几个山包上面,搭建密密麻麻的棚子,至于说这些棚子的质量,那是不需要描述的,绝大部分都是树干和树枝搭建起来的,盖上了一些茅草,里面就住人了。

  黄河决口,洪水退去,大量的淤泥堆积,官府组织人清理了,但效果不是很好。

  灾民不敢住在平地,几乎都选择在山上搭建棚子。

  已经两个多月时间过去,死尸收敛的差不多了,空气中,依旧飘着难闻的味道,那是动物的死尸,腐烂之后的味道。

  朝廷赈灾的消息,传来之后,不少的百姓,回到了孟津。

  县城四周,到处都是灾民,县城里面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但也是无比的凄惨。

  可以看见的地方,到处都挤着人,空气中,飘荡着臭味。

  能够看见的人,都是穿的破破烂烂的,脸上带着菜色,双眼无神。

  苏天成最为担心的情况,就是大灾之后的瘟疫,要是不能够迅速组织消毒,动物的死尸散发出来的病菌,感染到人了,将形成巨大的灾难。

  崇祯十七年的时候,李自成攻打京城,几乎没有遭遇抵抗,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北京城里面,鼠疫肆虐,到处都是死人,李自成进入了北京城,自己的军士。都遭遇到感染,战斗力大幅度的降低。

  如何赈灾的问题,苏天成与闫子章再次产生了矛盾。

  闫子章到孟津已经有几天时间了,附近的粮食不多,他首先在洛阳购买,粮价很高。以前三钱银子一石的麦面,涨到了五钱银子,而且还没有多少的存货,咬牙买下了一些粮食,匆匆赶到了孟津,才发现有不少的灾民,已经回来了,云集在县城的外面。

  买到的粮食,不可能维持很长的时间。

  当然了。赈灾主要是地方上负责,河南府知府已经赶到了孟津县,协助赈灾,等到灾民情绪稳定之后,巡按御史就要回去了,最多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在开封的时候,苏天成购买的物资中间,包含了大量的种子、药品。还有一些棉布。

  看见了这些物资,闫子章表示不理解。在他看来,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只要灾民有粮食吃,不至于饿死,其余的事情。今后再说。

  闫子章看见苏天成的时候,态度客气了很多。

  苏天成在卫辉府的新乡县,剿灭五千余土匪,砍下匪首杜老三的脑袋,这件事情。闫子章已经知龗道了,两千对五千,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换做他,不敢这样冒险。

  查看了物资之后,闫子章匆匆到了县衙。

  河南府知府、孟津县知县、县丞、主薄、典史等官员,都在县衙的二堂。

  “大人,这些赈灾物资,下官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