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章 廷议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月十六,大朝的日子。

  紧赶慢赶,苏天成一行,正月十五到达了京城,住进了官驿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喘气,立刻得到了通知,正月十六卯时参加大朝。

  大朝在太和殿举行,每年也就是那么几次,京城七品以上的官员,悉数都要参加的,人数多了,太和殿里面,当然是站不下的,文武官员,按照各自的级别,在鸿胪寺官员的引领之下,站在大殿的外面。

  这样的滋味可不好受,正月十六,正是严冬季节,北京的气温本来就低,站在大殿的外面,没有一副好身体,还真的有些扛不住。

  可见这当官,虽然说威风,但也要遭受一些折磨的,也难怪官吏都有着不一般的承受能力。

  朱由检心血来潮,居然要唐世济等人,带着紫金梁等人,到太和殿来献俘。

  自崇祯四年西澳大捷以来,朝廷面对流寇,屡屡围剿不利,流寇的声势,越来越大,后金也是蠢蠢欲动,攻占了新修建的大凌城之后,愈发显得嚣张了,两相夹击,朱由检显得疲惫不堪了。

  看着银子如同水一般的流出龗去,各地都是叫苦连天的,包括南方诸省,什么遭遇了灾荒,什么恳请免去多少的田赋,还不是看着府库的银子有些多了,就想着自家的小金库了。

  征伐和赈灾,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可效果依旧不是很好,朱由检也知龗道,有些官吏,看见银子了,什么都不顾了,也不怕掉脑袋了。上下串通,贪墨银子。可这些问题,没有暴露出来,他也没有办法。

  春节的时候,出现了英山大捷,苏天成带领江宁县巡检司、南京骁骑营和安庆卫的军士。凭借着不足五千的军士,居然歼灭了紫金梁率领的一万一千多的流寇,活捉了紫金梁,这是巨大的胜利,可以最大限度的鼓舞军心士气。

  要知龗道,紫金梁是三十六营流寇的组织者,流寇最大的首领啊。

  接到了奏折之后,朱由检兴奋的几乎一夜未睡,如此的大捷。当然要大张旗鼓的宣扬。

  苏天成等人半夜起身,跟随者唐世济、张泰宁,来到了紫禁城外。

  他们一行是特殊的待遇,从官驿出发,就有京营的军士,严密守护,一千人看护着紫金梁,以及紫金梁的五十多个兄弟。沿路也是五步一岗,三步一哨。估计苍蝇都飞不进去。

  来到紫禁城外,众多的大臣都在等候,他们却可以跟随内阁大臣,进入到紫禁城里面,在建极殿外面候着。

  终于到了卯时三刻,苏天成感觉到。自己都要被冻僵了,凌晨是最冷的时候了,偏偏他还要老老实实的站着等候。

  熊子健等人,心情不同了,能够来到这紫禁城。见到皇上,他们早忘记了寒冷了。

  苏天成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见不见皇上,都是一样,今后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鸿胪寺的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