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八章 信守诺言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天成刚刚准备歇息的时候,王大治来禀报,说是外面有人来拜访了。

  他没有在意,回到家乡来了,有人来拜访是正常的,这个年代,有人来拜访,不是说非要认识你的,有些读书人,可以自我引见,反正大明朝都是读书人把持的。读书人本身所具有的优越心理,也使得这方面的结交,是不少的。

  “苏大人,别来无恙啊,在下曾经想着,到江宁县去看看的,想不到苏大人回来大婚了。”

  “哎呦,原来是孙大人啊,快请坐,请坐。”

  孙传庭来拜访,确实出乎了苏天成的预料。

  一年之前,他见到了孙传庭,两人当时就约定了,一年之后,孙传庭到江宁县去看看的,想不到孙传庭记得这么的清楚,看来孙传庭能够成为大明朝少有的悍将,也是有原因的。

  “早就想着到江宁县去看看了,苏大人剿灭了紫金梁,以不足五千将士,迎战对方一万多流寇,能够生擒紫金梁,在下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孙大人不要这么说,只是侥幸而已,这次回到山西来,我还在想着,山西的流寇猖獗,有些甚至就在附近活动,听闻有一部分的流寇,已经进入到北直隶,到了赵州、西山、顺德、真定一带了,看来还是要加大进剿的力度啊。”

  “是啊,流寇猖獗,朝廷难以安宁啊,剿灭流寇,需要耗费大批的银两,流寇的破坏性也是很大的,流窜到每一地,都是生灵涂炭。若是长期这样下去,后果难料。”

  “依照孙大人的意思,这剿灭流寇,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啊。”

  苏天成这样问,是有深意的,孙传庭作为明朝末年著名的将领。主要功劳,就是剿灭和镇压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终也是栽倒在农民起义军的手里,按照以前的历史轨迹,崇祯八年的时候,孙传庭才会复出,最终于崇祯十一年,在潼关兵败身亡。

  孙传庭的战术。有着一定的先进性,也是以剿灭流寇的实力为主的,不主张受降,而且在征战的过程中,还注意了就地发展,不断扩充自身的实力。也是因为这些正确的主张,在剿灭流寇的战役中,取得了一些关键性的胜利。

  可惜生不逢时。朝廷内部的斗争,他与杨嗣昌之间的矛盾。最终结下了恶果,曾经告病辞官,曾经被投入到大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战果,付诸东流,崇祯十一年再次复出。流寇已经成了气候。

  “苏大人如此说,在下真的是不好意思啊,想苏大人剿灭紫金梁,已经是名震朝廷了,如何剿灭流寇。了然于胸,在下要是评头论足,岂不是班门弄斧了。”

  苏天成有些无奈的摇头,明朝出名的将军,几乎都是文人出身的,孙传庭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学问是不用说的,一般人理解的,军中的将领,都是脾气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