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的机会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君威520投出的宝贵月票,谢龗谢了。)

  已经到了十月初了,迟迟没有京城来的消息,苏天成也有些着急了,难道说这一次,皇上朱由检不准备召见自己了吗,以前想着呆在江宁县的时候,偏偏要出龗去做事情,而且每次的时间都是很长的,这一次,自己想着到京城去,偏偏没有机会。

  渠清泽再次上奏的折子,已经送上去了,按说朱由检应该是看到了,发现了这里的情况,仔细体验之后,没有理由不召见自己的。

  南京城的局势,已经有些微妙了,东林书院和复社,蠢蠢欲动,准备展开大规模的舆论清算活动,不少的士子,纷纷到南京来了,根据渠清泽掌握的情况,复社准备召开第三次的大会,这次会议的议题,是很集中的,就是有关保护士绅富户和士子的利益的专题讨论。可以预计,这次的大会,在张溥和钱谦益等人的操纵之下,会开成什么样的情况。

  已经侦查到的情况,张溥和复社成员,开始在江宁县游说,要求那些士绅富户,不要卖出来粮食,不要听从官府的,而且他们的触角,还伸到了市舶司,抗议市舶司的征税措施,认为有些货物和船舶,是不能够征收赋税的。

  渠清泽多次建议,可否请求应天府,或者是南京的六部,采取一些措施,警告一下东林书院和复社,官府出面了,事情比较好办一些的,包括这次召开复社的大会,能不能强行要求,暂时不要召开大会。反正兵部尚书范景文是不支持东林书院和复社的。

  放在以前。苏天成不会考虑这样的建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最为愚蠢的举措了,可到了如今这一步,他不得不思考了。如果说让东林书院和复社,再次的团结起来了,认识高度一致了,甚至是掌控舆论了,绝对不是好事情的。

  可以想象的是,朝廷里面,一定有人呼应,支持东林书院和复社的举措,要是让他们真的干预到朝政。自己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从江宁县的实际情况来看,苏天成急需见到朱由检,有些问题和矛盾,恐怕要通过成立学社、掌握舆论的措施,才能给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苏天成更加清楚,自己采取的措施,以及准备推行的措施,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无非是市场经济的那一套做法。

  才一年的时间,江宁县发生的巨大变化。已经令苏天成意识到,自己所推行的那一套政策,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够半途而废。如今,江宁县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市场交易,越来越大。一些商贾,准备按照苏州和扬州的模式,开厂房和手工作坊了。

  可以说,纺织业、制糖业等产业,逐步开始脱离农业。成为了独立的部门了。

  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

  这里面,官府的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