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二章 初见端倪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督查,变成了形式上的事情了,苏天成在陕州各级官吏的陪同下,到灵宝县和阌乡县督查,听取汇报,与知县等人见面。有了陕州了解的情况,苏天成把握一条,吃饭喝酒可以,但绝不接受任何的礼物,不管是以土特产等形式、还是以辛苦等名义送来的东西,一律都不会接受。

  在如今的风气下,这样做,显得有些虚伪的成分,似乎是与各级官吏拉开了距离,可苏天成必须这样做,在不清楚河南府具体情况的氛围下,这是最好龗的自我保护的办法。

  虽说是这样的形式,可苏天成还是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

  阌乡县靠近河南府的最南边,典型的三省交界的地带,紧靠着山西和陕西,记得几百年之后,阌乡县被撤销了,隶属于灵宝县。用老少边穷来形容阌乡县,一点都不过分,县城属于袖珍城的范畴,步行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能够穿过整个的县城,东西两条大街,人口也很少,全县在册人口,不足两万人,最大的特点,估计就是贫穷了,尽管县衙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可残破的城墙、低矮的房屋是无法掩饰的。

  灵宝县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主要还是县城大一些。

  知县禀报情况的过程中,没有隐瞒流寇造成的伤害,两县的士绅富户,绝大部分都搬走了,条件好龗的直接到洛阳或者是开封去了,条件差一些的到陕州去了,留下来的有钱人,几乎没有什么了,陕西山西一带的流寇,每年都要到灵宝县和阌乡县来。就是没有攻打县城,也到县城附近的村镇,有钱人肯定是呆不下去的。

  两县的老百姓,离开的也比较多,原因同样是流寇的骚扰和蛊惑,不少的百姓。直接加入了流寇的队伍里面了。

  如此推卸责任的汇报,苏天成不会完全相信,流寇造成的损害,可能是实际情况,但官吏直接给百姓造成的伤害,有可能甚于流寇。

  尽管说灵宝、阌乡两县,老百姓都很是穷苦,但两县的官吏,看起来差不到哪里去。至少面色红润,身体很好。

  正月二十一,苏天成一行离开阌乡县,前往卢氏县。

  陕州知州李子雄,一直将苏天成一行人,送到阌乡县与卢氏县交界的地方。

  督查的整个过程,李子雄都参与了,跟随在苏天成的身边。

  因为李子雄的跟随。苏天成的督查,基本成为了一种形式。模式也是固定的,灵宝县、阌乡县的知县、县丞等官员,辖区内也是跟随,鉴于这样的情况,苏天成甚至没有兴趣到村镇去看一看了。

  临别之际,李子雄提出来。是不是让陕州巡检司的军士,跟随苏天成一行,直接到卢氏县县城,苏天成笑着说不必了。

  离开阌乡县之后,苏天成一行快马加鞭。赶往卢氏县。

  沿途有些荒凉,尽管是官道,可看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