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详的预感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承畴的表态,令苏天成感觉到放心了,江宁营的具体事情,他已经不需要过多操心了,面对着这支自己亲手创办起来的军队,关心大的方面就可以了,比如说江宁营的俸禄问题,兵部虽说开始负责江宁营的俸禄了,可每月拨付的银两,不到五万两,杯水车薪,将士的军饷,重点还是依靠自筹。

  宋思军、万成贵等人的生意,已经彻底火爆起来,负责江宁营的俸禄,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了,赋税方面,苏天成分的很是清楚,这与在江宁县的时候,有所不同,该是府州县得到的赋税,江宁营绝不插手,商贾缴纳的赋税,已经成为河南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当然,这一切赋税,都是府衙自行确定的征收标准,基本按照市舶司的标准来的。

  河南府的发展,和江宁营初期的差不多,已经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可惜这个时候,苏天成隐隐感觉到,自己可能要离开这个地方了,最多坚持到今年结束。

  如此频繁的调整工作的地方,苏天成内心还是有些怨气的,好在江宁营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了,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这是苏天成感觉到庆幸的,不过现在的策略,需要略微的改变了,若是调到了陕西,带走宋思军等人,可能性不大,毕竟商贸的运作,不同于其他行业,有个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不能够频繁的调整地方。

  河南府距离陕西,距离不远,同属于中原,江宁营就是到了陕西,照样可以依靠宋思军等商贾,再说了。江宁营早就开始自行制造军火,军火的交易,足以令江宁营的银两充足。

  就在府衙和江宁营都在忙碌的时候,苏天成收到了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来信。

  杨嗣昌的来信,详细介绍了他与张凤翼交谈的结果,说是建议张凤翼特别注意后金的进攻。张凤翼听从了建议,专门到了昌平府,设立了口袋阵,专门等候后金军队的来袭。

  张凤翼没有在喜峰口设伏,或者是加强戒备,反而选择在居庸关和昌平一带设立重兵,而且调动了大同的边军,就连山海关一带的军队,也随时待命。准备赶赴昌平府一带。

  杨嗣昌还在来信里面特别说明了,张凤翼对苏天成的判断,很是赞赏,决定按照这个办法去布置,迎战后金的军队。

  看完来信,苏天成心里咯噔了一下,很快又了不详的预感。

  不管是大同的边军,还是山海关的军队。习惯于守城抵抗满蒙军队,根本不会和满八旗、蒙八旗展开野战的。从一定程度上面说,明朝的边军害怕与满蒙军队直接的碰撞。

  张凤翼以前虽然是兵部尚书,但一直都是在京城里面,自崇祯三年开始,至今已经七个年头了,对具体的作战。不是很熟悉了,刚刚就任辽东经略,就要迎战满蒙军队,这可以说是巨大的挑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