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租子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四年正月,朝廷的圣旨终于颁布下来了,府衙和县衙的外面,都张贴了告示,自今年开始,加征辽饷。

  苏化文抢先一步,将土地划拨到了苏天浩和苏天成的名下,两人都是读书人,一个是监生,一个是生员,按照规定,是可以免赋税的,如此一来,苏天成这五百顷的耕地,原有的赋税以及增加的赋税,都是农户承担了。

  朝廷的田赋是固定的,到每一个地方都是那么多,不会因为土地的兼并减少,官府没有办法,只能是增加农户的赋税,交得起赋税的人不用纳税,交不起赋税的人,负担越来越重,加上连年的灾荒,矛盾自然就出现了。

  朝廷征收的田赋并不是很高,但各地又加了一些杂七杂八的赋税,比如均平银、均瑶、上供物料的折银、驿站供给、民壮等等,这就更加的激化了矛盾。

  严格说,田赋的总额,也不是很高,就说平阳府下辖的各县,田赋最高的,不会超过田亩总收入的10%,但连年的灾荒,已经使农民走投无路了。

  正月刚过,苏天成就到佃户家里去了。

  他首先到了牛二的家里。

  过年的时候,牛二将房屋稍微整修了一下,粮食充足了,有肉吃了,有精盐了,精力也就好了,自然是要将房屋弄的好一些的。

  苏天成刚刚进屋,牛二忙不迭的要女人烧水。

  苏天成发现,牛二的家里,虽然还是没有什么东西,算得上是家徒四壁,但收拾干净了,给人的感觉不同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好了很多了。

  “牛二,冬小麦的长势不错啊,刚刚过来,我看了看,都还可以,估计今年的收成,不会有很大的问题吧。”

  “少爷,也就是我们这里的冬小麦可以的,附近的都不行,您叫我们开挖沟渠、堰塘,掘金取水,发挥大作用了,堰塘里积蓄不少的水了,就是播种春小麦,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哦,那你预计一下,每亩能够收获多少的小麦啊。”

  “我估计,这样的长势,不会少于一石的。”

  七千五百亩土地,也就是七千五百石,折合不过一百五十万斤小麦,算起来,不过价值二千多两银子,这个产量,可以说是非常低了,苏天成暗暗叹了一口气。

  “少爷,我们都商议过了,里长和甲首给大家伙也说了,这一次收获小麦之后,一定要上缴五成以上的,要不是老爷和少爷,我们都活不下去了。”

  苏天成摇了摇头。

  牛二有些发懵,不知龗道苏天成是什么意思。

  “牛二,你可以给大家伙说说,冬小麦收割以后,按照平均的亩产,上缴五分之一,如果亩产是一石小麦,上缴两斗小麦,就可以了,余下的自己留着。”

  牛二张大了嘴,差点说不出话来了。

  “少爷,这样不行的,您已经给了我们这么多了,要是这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