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章 朝廷的旨意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下旬,朝廷的旨意终于出来了。

  江宁营剿灭了三万鞑子,作为江宁营的主帅,苏天成的变动,应该是在预料之中的,谁知龗道,这次的旨意,没有牵涉到苏天成。

  卢象升出任辽东经略,张凤翼出任大同总督,至于说梁廷栋,被留在了京城,进入了工部,成为了工部的右侍郎。

  这样的调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明眼人都知龗道,辽东经略的位置,是强于大同总督的,毕竟辽东经略全面负责防御鞑子的事宜,大同总督仅仅是负责一部分的事宜,要知龗道,张凤翼曾经是兵部尚书,是卢象升的直接上级。

  就连苏天成,也没有想到,朱由检会这样的安排。

  这等的安排,爱憎分明也过于的明确了,要知龗道,皇上做事情也要注意一下的,有些事情需要协调,没有人能够做到十全十美,这次张凤翼带领军士,能够护卫昌平府城,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不存在调整的,经历过这样的一场大战之后,张凤翼肯定显得胸有成竹了,到了辽东,也能够很好龗的指挥大明的军士,抵御鞑子的入侵。

  功过分明,本来是好事情,可也要看时候的。

  至于说苏天成自身的变动,他已经从不同的渠道得到了消息,开年之后,他就要离开河南府,赶赴陕西了,这些年以来,自己总是在跳火坑,好在已经习惯,加之江宁营有这样的实力,到陕西去剿灭流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不少,至少要囤积足够的粮食,带到陕西去。

  陕西的情况很乱。想着完全依靠武力来剿灭流寇,不是最好龗的选择,首要的问题,还是要安抚民心,断掉流寇的后路,让流寇失去支持。那样就能够彻底剿灭了。

  孙承宗的年纪大了,做事情有些力不从心了,七十多岁的老人,精力确实是有限的,好在他老人家威望不同于一般,手下的将军还是乖乖的听话,加之孙承宗做事情老成持重,能够抓住最为关键的地方,所以说。大半年的时间以来,流寇只能够在陕西境内流窜,不可能四处劫掠,就算是鞑子入关侵扰北直隶一带,孙承宗也能够妥善安排,稳住陕西的局势。

  可孙承宗因为年纪大了,做事情还是有些不足的,比如说在开创方面。就显得有些缺陷,按说应该对流寇发动几次大规模的攻击的。但一直都没有,这是因为孙承宗一直都认为,手头的兵力,不足以彻底的剿灭流寇。

  其实征战最为重要的方面,还不是兵力的多少,重点在于军心和战斗力。

  流寇的士气遭遇到重创。特别是在张献忠带领的五万流寇,全军覆没,张献忠本人被生擒,而后被朝廷斩首之后,流寇中间的有些人。开始动摇了,认为今后没有什么前途了,想着能够投降朝廷,最不济也不至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