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四章 攻坚之战(1)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要让藩王出来参政议政,说起来不是多大的事情,但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

  早就想着改革的苏天成,成立了中兴学社,到了现在,中兴学社的观点,慢慢开始在社会上流传,在南方一些地方,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复社和东林书院,特别是复社的领袖张溥主动加入了中兴学社,更是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但这样的影响,还没有能够渗透到朝廷里面。

  朝廷里面,东林党的势龗力依旧是非同一般,党争主要在于东林党和浙党之间展开,中兴学社在朝廷里面,几乎没有多少的影响力。

  苏天成内心对东林党的认识,是很不好龗的,特别是穿越之后,接触了一些东林党的学子和官员,就更加的厌恶了。

  在苏天成看来,东林党最开始也就是一小撮不得志的官僚士绅组合成的一个集团,这个集团,通过控制言论、影响朝政开始慢慢的壮大,而举办书院是东林党最大的成功。

  明朝的坐师制度,令东林党开始迅速的发展长大,天地君亲师,学子通过了科举考试之后,理所当然的拜在了主考官的名下,成为了主考官的学生,不管你以前是什么身份。按说科举考试的目的,是为皇上和朝廷选拔人才,可惜这等的坐师制度,将考中的学子,变化成为了官僚集团的私人选才了,

  这一招太狠了,试想一下,学子通过了科举考试,刚刚步入朝廷,就被贴上了标签,跟随你的恩师属于某一个文官集团了。而且你的所有政治主张,都必须要符合这个文官集团的要求,否则你就是欺师灭祖,你的前途与这个文官集团息息相关,这样的制度,自然会产生政党集团。

  东林党通过这样的手段。不动声色的发展壮大起来,开始大规模的影响朝政。

  这本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历朝历代都有此类的情况出现,但可悲的是东林党没有具体的政治主张,他们的要求历来都是模糊的。

  苏天成总结了一下东林党的诉求,他们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限制皇权,不遗余力的壮大文官集团的权力,而壮大的途径,就是从经济方面入手。他们要求慎独,要求人人都有无比高尚的情操,人人都是道德标兵,可惜他们的这种要求是空中楼阁,根本就做不到。

  皇帝不是傻子,能够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

  强权的皇帝,例如朱元璋和朱棣,就通过铁血手段。压制文官集团,巩固皇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皇权巩固的时候,社会的发展呈现良性的趋势,国富民强,文官集团的利益占据上风的时候,国家开始衰败。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苏天成必须要巩固皇权。做到令行禁止。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面对整个的文官集团,要面对一个阶层,所以说,这样的改革。注定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