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三章 白杆兵的惨败(1)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上的白杆兵,是很有名气的,他们最先出名,是在万历二十六年的平播之战,当时播州宣抚使杨应龙勾结九个苗族部落反叛,朝廷派大军前去剿灭,播州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居多,白杆兵适应山地作战,常常翻越崇山峻岭,出其不意,给予叛军沉重的打击。令白杆兵名声大震的是浑河血战,时间是万历四十四年,浑河血战的背景不一般了,明军经历了萨尔浒大战,畏惧后金鞑子,根本不干迎战,这样的情况下,白杆兵主动渡过浑河,与后金鞑子展开血战,杀死后金鞑子数千人,两千多白杆兵战死。

  之后的收复四城之战,就是锦上添花了。

  白杆兵遭遇惨败,是在崇祯十七年,败于张献忠的手下,三万白杆兵全军覆没,唯有秦良玉单人单马逃出来了。

  不过历史已经发生改变,张献忠命丧江宁营的麾下,按说白杆兵不会有这等的遭遇了。

  苏天成开始担心了,难道说这世龗界上真的有宿命论,难道说白杆兵真的要遭遇到惨败,乃至于全军覆没吗。

  这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搏杀,一面是精心准备的流寇,一面是仓促进攻的白杆兵,两军人数悬殊过大,白杆兵的驻地在重庆忠县,离开忠县到夔州府达州和东乡、新宁一带去作战,没有群众基础,就算是骁勇,也不一定能够发挥出来最大的战斗力。

  就算是江宁营全面展开攻击,也不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面对熟悉地形,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流寇,除非江宁营有着人数上面的绝对优势,可惜这一点是不存在的。

  人民战争的力龗量。苏天成是非常清楚的。

  到了这个时候,他只能够是暗自祈祷,秦良玉和马祥麟两人千万不要有什么意外,否则自己还真的是良心上过不去了。

  秦良玉率领两万六千白杆兵,已经进入了夔州府的新宁一带了。

  回到达州之后,马祥麟已经准备好了。白杆兵整装待发,就等秦良玉的命令了。

  出发之前,秦良玉也仔细思索了苏天成所说的话语,虽然有些道理,但征伐历来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几乎都带有冒险和赌博的成分,白杆兵经历了那么多的战斗,特别是在浑河之战的时候,明知龗道没有胜算。但还是义无返顾,军士需要有这样的精神。

  所以,秦良玉还是做出来了决定,大举进攻流寇。

  苏天成总督五省军务,按说这样的行动,必须要禀报的,可秦良玉一意孤行,想着用事实来说话。就算是搏杀之后,遭遇到惩罚。也心甘情愿。

  大军出发的时候,天气不是很好,春季总是多雨的,而且下起来就是好几天的时间,白杆兵早就适应了这样的天气,没有慢下来。

  离开忠县。刚刚进入夔州府武宁的时候,白杆兵就遇到了小股的流寇。

  双方交手的过程中,流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