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零二章 血战夔州府城(6)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承畴改变了先前做出来的决定。

  之所以改变决定,一方面是处于他自身的考虑,另外一方面,也是众多将士的要求,特别是率领白杆兵的马祥麟,更是当场要写下血书。

  最初的计龗划是贺人龙率领一万先头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夔州府城,洪承畴率领其余的将士随后赶到,两军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五十里地。

  洪承畴带领的将士,一共是六万五千人,除开一万白杆兵军士,余下都是江宁营的将士,这些将士,都是身经百战的,而且在沙漠和草原进行过鏖战,素质是不用说的,相对来说,白杆兵的战斗力稍微弱一些,所以说,按照洪承畴的计龗划,一万先头部队首先投入到战斗之中,余下的四万江宁营将士,最为第二梯队,紧跟着上阵厮杀,至于说一万五千白杆兵军士,安排在最龗后。

  这样的安排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白杆兵的装备差一些,战马奇缺,江宁营将士就不同了,经过互市的补充,基本做到了每人一匹战马,行进的速度要快很多,虽说四川的地形复杂,山地居多,但战马的速度,还是远远超过了行走的速度。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安排,令马祥麟不干了。

  白杆兵遭遇了惨败,差点就全军覆没了,对于流寇有着刻骨的仇恨,按照土家族的习惯,遭遇了这样的深仇大恨,一定要亲自报仇,手刃仇人,逝去的族人灵魂才有可能得到安宁,所以说,马祥麟早就想着。围剿流寇战斗开始之后,白杆兵必须要参与到每一次的战斗之中。当然,马祥麟也有自知自明,白杆兵的战斗力,与江宁营将士是不能够比较的,不管是个人的战斗能力。还是综合素质,都有着一定的差距。

  重新组建白杆兵之后,马祥麟带领军士进入了江宁营,一切都按照江宁营的要求进行训练,这期间还发生了不少的故事。

  白杆兵的骁勇,在朝廷之中是有着一定的名气的,特别是迎战后金的那一战,打出了威风,但因为风俗习惯的问题。白杆兵也存在一些问题,关键是在服从指挥方面,或者说是在军容军纪方面,存在缺陷,这是致命的缺陷。

  军容军纪是军魂非常重要的体现,一支军队是不是能够无敌于天下,关键在于军魂,散漫的作风是能够很快毁掉一支军队的。这样的军队,面临危险的时候。大家能够团结一致,若是在和平环境里面的时间长了,结局一定是一盘散沙。

  白杆兵之所以一直都没有散掉,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艰苦,很多的时候,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没有进入到相对优越的环境里面,大家都有危机感,所以得以维持下来,若是有了江宁营将士这样的待遇,恐怕早就出问题了。

  所以说。进入江宁营之后,洪承畴亲自负责训练白杆兵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