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三十五章 部署落定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海军钟、掂刀锄地投出了宝贵的月票,谢龗谢了。)

  在大凌河城驻扎三万军士,这样大规模的部署,对于大清国来说,绝不是小事情。

  相对于大明动辄百万以上军力来说,大清国的总兵力也就是四十万左右,这里还包括了蒙八旗部分兵力和汉军的全部兵力,满族的祖先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在长白山一带,这里的气候特别寒冷,环境也是很恶劣的,满族的祖先主要是依靠狩猎生活的,虽说长期的狩猎,令他们的身体特别的强悍,但如此寒冷的环境下,生育能力也是受到影响的,加上医疗条件的落后,生活的颠沛流离,所以大清国的人口一直都是上不去的,需要从大明掠夺大量的人口来发展壮大。一直到定都沈阳,包括之后建立大清国,农业生产的水平都没有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很多的时候,还是需要从关内掠夺钱财粮食。

  三万人,在皇太极看来,就是很多的兵力了,能够带领这么多的军士,除非是郡王以上的将领,否则其他人来带领,他肯定是不放心的。

  问题是驻扎在大凌河城的正红旗军士,不过千余人,绝大部分都是汉军。

  八旗兵生来的优势,令他们与汉军很难和平相处,要做到这一点基本不可能,八旗兵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视汉军为奴仆的。实际上,在皇太极登基之前,汉人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时常遭遇大规模的屠杀,基本都是满人的奴隶,没有人生自由,随便被处置。皇太极为了缓和满汉矛盾,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最为重要的是让汉人有了民户的地位,摆脱成为满人的奴隶的宿命,这令汉人的地位大为提高,但是皇太极所做的这一切。在满族权贵的眼里,是没有太大作用的,特别是在八旗军之中,对汉人的歧视,是骨子里面的。

  皇太极知龗道这一切,但他必须要依靠八旗军,也就没有过于的追究了。

  驻守大凌河城的军士,目前只有一万人,绝大部分都是汉军。这个时候,继续派出八旗军去驻守,可能性是不大的,这些都是大清国的精锐,拿去守城,不合适,何况八旗军最大的优势在于骑兵和野战,对于守城不是很在行。

  如果继续加派两万军士。最大的可能性是派出汉兵,依靠千余八旗兵管辖接近三万的汉兵。稍微不注意,发生内讧,结局是不可能想象的。

  想到这些,皇太极犹豫了。

  范文程提出来这个建议之后,代善首先说话了。

  “皇上,臣以为范大人的建议颇有道理。不管苏天成是不是进攻大凌河城,也不管他是不是虚张声势,加强大凌河城的守备,这是必须的,有三万军士驻扎在大凌河城。就是苏天成来攻击,也是能够应付的,发生了危险,救援也是来得及的。”

  代善说完之后,阿济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