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章 恨铁不成钢(1)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二十九日,卯时。

  吴三桂带着五万山海关关宁军,准备完毕了,进攻开始的时间,定在辰时,按照部署的要求,两个时辰要结束战斗,也就是说,午时以前,要拿下大凌河城外围的据点。

  山海关驻军,之所以被称作关宁军,这是有来历的。

  曾经的关宁铁骑,威名远扬,关宁铁骑是少有可以和满八旗展开野战的骑兵,丝毫不落下风,可惜大明朝内忧外患太多了,关宁铁骑被迫一分为三,一部分归祖大寿指挥,直接和后金展开对抗,一部分归吴三桂指挥,同样用于抵御后金,一部分归曹文昭指挥,用于对付崛起的流寇,关宁铁骑的最终命运,是彻底的覆灭,一分为三之后,人数就更少了,大凌河之战,祖大寿带领的关宁铁骑,全军覆没,皇太极之后带领满八旗攻打宁远,吴三桂带领的关宁铁骑增援,同样没有逃脱覆灭的命运,至于曹文昭带领的关宁铁骑,只有一千多人,虽然屡次杀的流寇落荒而逃,但人数太少了,终于在一次战斗中,全军覆没,曹文昭也殉国了。

  所以说,关宁铁骑已经消失了。

  只不过随着江宁营的崛起,人们渐渐的淡忘了关宁铁骑。

  吴三桂领导了一部分的关宁铁骑之后,还是注意保存了一些实力,将山海关的军队,改为了关宁军,一方面是显示军队的骁勇善战,一方面也是表示了,关宁铁骑还在,至少在山海关还是存在的,好些次,皇太极对着山海关望洋兴叹。这也令驻守山海关的关宁军名气大了一些,要不是江宁营的出现,关宁军估计是大明最为骁勇善战的军队了。

  可惜苏天成对于这支所谓的关宁军,印象不是很好,熟悉历史的他知龗道,这支关宁军。和其余的明军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样是习惯固守城池,若是拉出龗去野战,也不是八旗军的对手,一样是落荒而逃,只不过这支关宁军真正的战斗力,他还不是特别的清楚。

  要求吴三桂拔出大凌河城外围的据点,苏天成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这不是特别艰难的战斗。按说关宁军完成这个任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是一次颇有意味的进攻,前方是吴三桂带领的五万关宁军,后面是苏天成、洪承畴、祖大寿率领的八万大军,包括五万江宁营将士和三万边军。

  也就是说,苏天成在后面看着吴三桂率领的关宁军进攻。

  驻守大凌河城的后金军士,已经知龗道了明军的进攻,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算是什么奇怪的,刘铁汉俘获了一个拼死逃离战场的汉军军官。这个军官倒也爽快,没有多少的犹豫,很快就开始说了,若是驻守大凌河城的主帅十二个时辰没有接到松山的情报,就说明出现了问题,大凌河城的驻军就要全数做好准备了。

  苏天成也清楚。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