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廷的焦虑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承宗的心情很是复杂。

  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孙承宗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当初修筑大凌河城,以及在小凌河等地修建据点,都是他提出来的建议,主持辽东事物的时候,孙承宗察觉到了锦州城所面临的威胁,在距离锦州城四十余里的大凌河,修筑城池,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锦州城的压力,也能够给予后金很多程度上的威胁,可惜的是,这个计谋被皇太极识破了,朝廷也没有高度重视,加之驻守关宁锦防线的边军,一定程度上也疏忽了,最终导致了大凌河之战的惨败,这次惨败的责任,孙承宗承担了,为此离开了朝廷,要不是因为苏天成成立中兴学社的建议,他不可能进入朝廷,更不可能成为内阁首辅。

  得知苏天成要攻打大凌河城,下决心拿下大凌河城之后,孙承宗非常的激动,他很清楚,苏天成抓住了关键,拿下了大凌河城,关宁锦防线将变得更加的稳固,从防御的角度来说,后金想着从关宁锦防线入关的打算,化为了泡影,恐怕要考虑到沈阳的防御了,除非皇太极在大凌河城到沈阳的四百余里范围内,修筑坚固的城池,这需要消耗后金极大的财力,毫不客气的说,拿下了大凌河城,辽东的主动权,就会慢慢向大明倾斜了。

  攻打大凌河的艰巨性,孙承宗非常了解,那个地方,他闭着眼睛都能够想到,城池的坚固,地势的险要,这一切都是难题,不知龗道苏天成凭什么有着如此大的自信,能够一举拿下大凌河城。

  后金和皇太极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派出重兵,护卫大凌河城,失去了大凌河城,意味着什么,皇太极很清楚,若是这次攻打大凌河城。成为了大明与后金的再一次战略上的决战,那就需要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了。

  孙承宗做事情很实际,他知龗道,苏天成更加的实际,不会考虑到与后金的战略决战,时机还不成熟,后金的力龗量很强大,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短时间之内。剿灭后金政权,恐怕是做不到的。

  如果是其他人来主持攻打大凌河城的战斗,孙承宗一定是反对的,并且很不客气的弹劾,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但苏天成的情况不同了,孙承宗相信苏天成,既然苏天成决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有了充足的把握。

  担心还是存在的,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战斗。因为大凌河城的特殊性,也因为一些特殊的精力,孙承宗甚至想着,亲自到前线去看看,可他还是不会这样做的,毕竟自己的年纪大了。若是赶往了锦州,徒增麻烦。

  急匆匆赶往养心殿的时候,孙承宗的脑海里,一直都在思考着利弊。

  进入养心殿,孙承宗发现。皇上的情绪,显得有些焦虑,看来皇上也在为这件事情担心。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