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一十四章 必须维持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着内阁大臣,进入到养心殿的时候,杨嗣昌心情是有些复杂的,皇上突然要讨论皇太极的来信,其实这份来信,内阁早就讨论过了,当时孙承宗是极力反对的,认为不能够和后金皇太极握手言和,不能够有明确的态度,这样做,岂不是承认了后金的政权了,再说了,后金是异族,不一定会遵守诺言,若是突然违背诺言,大明是不好应对的。

  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还是牵涉到辽东和边关的局势的。

  孙承宗刚刚去世,皇上突然提出来,再次讨论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心思,杨嗣昌想到了,孙承宗曾经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专门说到了皇太极的来信,毫不留情的指出其中的险恶用心,杨嗣昌是完全赞同的,孙承宗这样的老人,见多识广,完全能够看出来皇太极的目的,不会令皇太极得逞的。

  其实杨嗣昌也是赞成握手言和的,但那是站在真正和平的基础上面,一旦离开了这个基础,杨嗣昌不会坚持自身的观点,父亲杨鹤的遭遇,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初父亲担任三边总督,负责剿灭流寇,结果采取了以安抚为主的思路,却被流寇戏耍了,导致局势越来越恶劣,被罢免了官职不说,还被投入到大狱里面,从此一蹶不振,这是血淋淋的教训,杨嗣昌不会走老路的。

  原则问题,他必须坚持,要不然也不用担任这个内阁首辅了。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集你们,商议与后金言和的事宜,朕仔细思考过了,这件事情,还是需要慎重对待的。朕想着听听你们的意见,诸位爱卿畅所欲言,不管说到了什么,哪怕是对阵不利的话语,都是可以的,朕赦你们无罪。”

  朱由检看着杨嗣昌。杨嗣昌是内阁首辅,当然要表态。

  杨嗣昌出列了,他还年轻,没有孙承宗那样的待遇,不可能有专门的椅子坐着的。

  “皇上,臣以为,还是请诸位大臣先说,臣认真思虑一下。”

  朱由检满意的点头,杨嗣昌不首先发表意见。这有利于其他人发表意见,孙承宗以前就不是很明白,总是首先表态了,弄得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了,要不是自己多次鼓励唐世济,恐怕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了。

  杨嗣昌刚刚说完,唐世济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皇太极提出来议和的事情,的确是可以考虑的。我大明遭遇了多年的波折,战乱连连,百姓遭遇了巨大的痛楚,如今需要稳定,朝廷也需要一心改变百姓的窘况,令百姓过上好日子。若是总是处于战乱之中,肯定是有着很大影响的,攘外必先安内,只要我大明朝强盛起来了,剿灭后金指日可待……”

  唐世济依旧是老观点。只不过这一次,没有人质问他了,以前唐世济常常被孙承宗问的无话可说,每次都是呐呐而退。

  杨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