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程仪与暖床侍女(一更)_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跟衍圣公借公府厨子招待钦差。本来衍圣公是不借的。”

  “不过我跟衍圣公提及,常风常千户是钦差副使之一。衍圣公欣然派出了公府厨子。”

  赵巡抚对于六位钦差的背景,调查的一清二楚。

  他是看人下菜碟。杨廷和虽是朝中青年才俊,背景却一般。故他称呼杨廷和为“杨兄”。称呼常风,则是敬称“上差”。

  李广阴声阴气的说:“哎呦。要不说还是常千户面子大呢。”

  常风解释:“当初我在曲阜做祭礼试百户,曾有幸跟衍圣公有过交往。”

  吃罢了孔府宴,已是月上柳梢头。

  赵巡抚拍了拍手:“来啊,敬程仪。”

  一名巡抚衙门的亲兵百户,拿着一个托盘走到众人面前。托盘上是六枚十两的小银锭。

  自宣宗开始,官场有了一项规矩。上级官吏出门远行,途径下属的属地。下属要送他一笔钱作为途中花销。名曰“程仪”。

  钦差过境,只给六十两银子程仪,显然寒酸了些。

  不过,这只是“明程仪”而已。等入了夜,单独私下拜会时,才会真正送上数量可观的“暗程仪”。

  杨廷和道:“多谢赵抚台赠仪。”

  赵巡抚道:“夜深了,还请诸位上差早些安歇。”

  常风有些奇怪。这才什么时辰,还早呢。京官到了夜里,要喝花酒,听昆曲,赏瘦马。不折腾到子时不算完。

  难道这赵巡抚是个正派人,不搞这一套谄媚钦差?

  常风还是年轻。没有担任出京钦差的经验。

  众人各自都回了卧房。

  一柱香功夫后,常风的房门被人敲响。

  常风道:“进。”

  进来的是赵世杰的师爷,姓孙。

  孙师爷领着四个女人进了房。

  这四个女人各有特点。一个妩媚妖娆,眼神里带着钩子;一个文静羞涩;一个是十四五岁的小妮子,想来应是扬州瘦马;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应是床笫老手。

  孙师爷手中捧着一个小匣子。

  常风问:“你是何人?”

  孙师爷道:“禀上差。小的是赵抚台的幕宾,孙诚。”

  “刚才抚台送了些程仪,怕不够钦差们在山东境内的花费。特又补上了一笔。”

  常风心道: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暗程仪”了。

  他瞥了一眼孙师爷手中的小匣子,心中立刻有数:这个匣子,至多装个百两银子。

  孙师爷打开了匣子。

  万万没想到,匣子中不是白银,而是两锭黄金。

  孙师爷笑道:“上差,这五十两金子不成敬意。”

  在大明,京官地位高贵。京官见地方官,平级者凭空大两级。

  但地方官远比京官富有。因为在地方上可以捞银子的渠道多。

  赵巡抚果然阔绰。出手就是五十两金子。

  不过给钦差送“暗程仪”,送暖床的女人不是什么光彩事。一般是让没有官职的师爷代劳。

  就算遇上个百年难遇的清廉钦差,人家发了怒,赵巡抚也可以一推六二五:全是手下人自作主张。

  常风牢记着怀恩出京前的谆谆教诲:“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他道:“乘仪就不必了。请你拿回去。帮我谢谢赵抚台的好意。”

  孙师爷道:“这那好吧。另外上差,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德州驿该给您献上暖床侍女。”

  “我们不晓得上差喜好何样女子。干脆找了四个,供您挑选。”

  钱也不要,女人也不要,那岂不彻彻底底驳了赵巡抚的面子?

  常风只得勉为其难的说:“好。我选一选啊。”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