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百六十节 特种税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增加税种,准确的应该说是增加税费种类,思路模仿旧时空的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和水利建设基金之类。这些税费作为主税(旧时空如增值税营业税等)的附加,直接按照主税税额的固定比率征收,征收方便,成本极低,而且因为是定向使用税费,所以可将全部收入划归地方。

  现在看来这套补充方案可以暂时不用了,不过艾志新他们知道这个是必然的趋势。今天刘翔提出的几个移风易俗税其实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即使以后没有元老要求,他们也会在基层管理力量得到充实后逐步推开。

  “宗族税你说怎么收?”艾志新因为许诺了要“研究研究”,而且“打压宗族”是元老院的一贯政策。不管是对刘翔还是对政务院,都得拿出个方案来应对。

  “这个嘛,无非是按照艾局您的看法了,按照财产税的路子着手。”王企益胸有成竹,“虽然我没有具体的调研过本地的情况,不过结合历史状况,宗族存在的基础无非是宗祠和宗产,尤其是后者,我们只要对这两者课以高税率,就能在经济上有效的打击宗族势力——至少能削弱宗族的经济能力。”

  在王企益看来,不论是祠堂还是宗族名下的各种产业,在基本情况调查中都是很容易查清的。房契还是地契,通过印花税的“贴花确权”,就能把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征收起来比那不知所谓的小脚税容易多了。

  “其实真要收什么小脚税也不是没办法,”艾志新说,“咱们对本地销售的裹脚女子穿的绣鞋征收附加税。可惜这里的女鞋大多数都是自己家里做得,根本就没几家鞋铺卖绣鞋的……”

  “所以说完全没有可执行性嘛。”张筱奇说。

  “这个问题我们不提了,”艾志新说:“不过刘市长今天提出的‘风俗业’税收细化的问题怎么办?”这是刘翔交给财税局的第二个课题。

  “什么‘风俗业税’,不就是‘花捐’!”王企益说。

  “这个征收并不难,本身在海南岛元老院就有很成熟的黄票制度,”张筱奇沉吟道,“课以继续沿用下去,采用对餐饮服务业的征税办法,开征定额税——主要是在这里怎么评估具体收入。”

  艾志新摇头:“不,广州的情况要复杂的多,有个体的妓女,也有规模很大的行院,行院里还有‘本家’和‘客人’,后者还有自由身和有领家的。前阶段警察局搞了个风俗业整顿,打击了不少老鸨和领家,现在的情况要比以前明朗一点,但是里面的具体营业情况、所有状态我们掌握的还很不够。而且刘翔他们对这个行业的态度又很矛盾:即要限制发展,又想从上面榨取油水,还得保证妓女的基本人权……”

  “基本人权?这真是我今天听到的最好的笑话,”张筱奇毫不客气的喷了,“既然都想着怎么从婊子身上榨卖肉钱了,还想树什么牌坊!真是虚伪透顶!”

  “话是这么说,”艾志新说,“不过如今元老院家大业大,开支剧增,盘算着到处开源也是正常的……”

  王企益用眼神制止了老婆继续喷下去,说:“这事就复杂了,我们慢慢商量吧。”

  下次更新:第七卷-两广攻略篇88节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