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一一章:先内后外_唐朝最佳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李承光的回答,李元吉很是欣慰,同时心中的想法再一次的坚定了下来。

  李承光的人生,前期完全是放养模式,自从有意将其立为太子之后,李元吉便亲手接过了培养的重任。

  五年的时间,随着年纪的增长,随着经历的增长,太子也逐渐的成熟了起来。

  考虑问题的时候,少了一丝稚嫩,少了一丝幼稚,能够脚踏实地的去考虑某些问题了,能够看清楚事情的本质了,能够抵挡的住诱惑了。

  大臣们眼中也微微的露出了一丝亮光,如果说之前的李承光已经给了他们足够多的闪光点的话,那么今日,即便是现在李承光登基,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了。

  虽显稚嫩,虽年纪小,但大局观已成,只要保持大局观不变,剩下的可以慢慢的去改变,李承光才十三岁,他还有足够的时间,现在的大唐,发展虽然迅速,但实际上却是按部就班的在发展。

  现有的计划,足够大唐发展五到十年,甚至五十年的发展了,并不需要李承光去制定什么惊天动地的发展计划了。

  只需要他能够坚守本心,牢记初心就可以了。

  可以说,只要确定这个方针,大唐在将来几十年内就不会乱。

  甚至可以说,李承光这一生的路,李元吉已经为他铺垫好了,大唐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除非自己作死,玩命的作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自己给作死。

  “说说具体的想法!”李元吉并没有透漏自己的想法,而是继续问着。

  “诺!”李承光应了声,根本不用过多的去思考,他不需要去过度的了解外面的世界,大唐的现状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脑海里,继续道:“大唐目前所掌握的资源,足够大唐全力发展至少二十年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大唐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之前父皇已经规划好的铁路,比如说还没有完成的水泥路建设。

  这些都是当下需要做的,需要被放在首位去解决的问题,之后便是各种工业,大唐的工业虽然已经很强大了,但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大唐的极限。

  且生育政策推广之后,近两年新生人口有明显的增幅,且将来这个增幅会越来越多,按照目前实际的情况,当下工业能力,甚至不能满足本土所需,急于开拓疆外之地,虽有好处,但却无异于本土。

  工匠有句口头禅,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唐现在就是要将自己当做这块铁,通过不断的熔炼,来提高自身的硬度,将自身练成一块真正的钢铁,儿臣觉得,什么时候大唐市面上的工业产品价格下降一倍的时候,朝廷就可以着手考虑疆外的事情了,当下降两倍的时候,朝廷便可以毫不犹豫的去解决疆外的事情。

  但是在此之前,对于疆外也不能不闻不问,儿臣觉得父皇可以派遣使臣走访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