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零七章宗教迫害的始作俑者_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天上的明月,直到旭日东升。

  汤若望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不是一个神父该做的事情,徐元寿也不知晓,当西方的学问涌进玉山书院之后,会对大明造成什么样地冲击。

  云昭知道结果是什么。

  他就是不愿意告诉徐元寿,也不愿意告诉汤若望。

  他甚至不愿意告诉除过云彰之外的任何一个人,包括,娇媚的钱多多跟方正的冯英。

  他不会告诉任何人,在以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正是这些异端邪说引领着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也不会告诉任何人,所有的宗教,在进入大明之后,都会被改良,天知道会被改良成什么样子,不过,云昭相信他麾下的官员们,他们一定会深深领悟到皇帝对于宗教的忧虑。

  并且会在不伤任何体面的情况下让汤若望的上帝变成一个宗教上的奇葩。

  金子?

  大明王朝多得是,不论是西域还是岭南,亦或是南洋,印度,每年都有非常多的金子一车车,一船船的运回来,最终被铸造成巨大的金锭,进入国库,或者银行。

  银子?

  倭国不论出产多少银子,最终都会被运送到大明,同样被铸造成巨大的银锭,然后进入国库,或者银行。

  最后,再以金票,或者银票的形式出现在大明帝国的流通市场上。

  粮食?

  大明帝国现在不是发愁没有粮食,而是粮食产出太多的问题,自从作物种子被普遍改良之后,粮食亩产只会逐年上升,

  而且因为地域变大的缘故,牛,马,骡子,驴子大牲口增多的缘故,在大明种地,已经不是昔日全靠人力的残酷场面了,人们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种最好的粮食。

  就是因为,钱不缺,粮食不缺,再加上大明人自古以来养成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大明王朝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圈。

  就目前而言,欧洲唯一能向大明输入的东西不过是——人而已,还必须是最优秀的人,普通的劳力,不论是南洋,还是印度,或者非洲都有,大明帝国不稀罕。

  自从韩秀芬封闭了马六甲海峡,夏完淳封闭了西域高原,云昭梦寐以求的一个封闭的国度正在慢慢形成。

  云昭很想趁着自己还活着,还能掌控这个巨大的帝国,让所有将要在这个时代爆发的学问,全部爆发在大明这个核心圈子里面。

  就像徐元寿说的那样——大明足够大,这里有英明睿智的君主,有聪慧文明的臣子,有悍勇无双的军队,勤劳质朴的百姓,文明之花,如果还不能在这个环境里盛开,将是一件非常没道理的事情。

  至于宗教,尤其是天主教,云昭不觉得他们在大明有成长的土壤。

  大明人生下来的时候,第一眼接触得是自己的爹娘,而不是什么上帝,最重要的,如果继续培养大明人的民族自豪感,那么,一个外来的和尚,除过能给大明人带来一些新鲜的玩意之外,什么都不会留下。

  云昭很想看到宗教需要政府支持才能存活下去的那一天。

  他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晚。

  想到这里,云昭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出夜枭一般的笑声。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