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我还没动手,你们怎么就倒下了?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又看了看李思冲。

  其他人倒也罢了,李峤实在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位宰相嫡长子还在六品徘徊。

  按理来说,年过三十岁后,升到五品是完全可行的。

  哦,你说李思冲没有立过功劳啊?

  这又不是升职明确的内卫,正常官职体系,无过就是功劳。

  宰相的嫡长子,如果不能年轻高品,是看不起宰相,还是看不起吏部?

  不过李敬玄如此作为,倒是让许多人十分敬仰,多有文人写诗诵之。

  这才是一代贤相,绝不任人唯亲。

  正想着呢,李思冲又皱眉道:“还真准时赴约啊,让我等相侯,啧啧,此人真是一如既往的骄狂!”

  李彦确实是掐着点进来的。

  古代没有时钟,但每过一个时辰,长安都会击鼓。

  他就伴随着鼓声,一身便服,走入了醉今朝中。

  李峤见了面容一喜,迎了上去:“元芳!”

  私下聚会不称官职,李彦也称呼其字:“巨山!”

  他来到席前,对着众人拱了拱手:“我来晚了,诸位见谅!”

  众人早已起身,纷纷还礼,李思冲则微笑着,与刚刚完全是两幅面孔:“是我们久慕盛名,迫不及待来此啊,哈哈!”

  其他的勋贵子弟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好像老友见面,其乐融融。

  李峤开始一一介绍,李彦连名字都没往心里记,倒是打量起李思冲来。

  这个历史上参与景龙政变,失败被杀的李敬玄嫡长子。

  景龙政变,就是李显的太子李重俊发动,结果都杀到玄武门,由于李显出面功亏一篑的那一场。

  除此之外,李思冲还参与推翻武则天的神龙政变,被授予工部侍郎,左羽林将军。

  前后两场政变,都参与其中,无具体功劳,一成一败,身死家破。

  这就是史料对此人,为数不多的记载。

  当然,那些事距离现在太远,此时的李思冲,还是三十出头的年纪,也正是最巅峰的时期。

  因为他的父亲李敬玄,正处于权势的最高峰。

  能这样欢迎李彦,确实是很给面子了,李峤稍稍放下心。

  本来高门士子的应酬,都是表面兄弟,虚伪应付,花花轿子人抬人。

  多多走动,以后利益相连时,就好办事了嘛!

  李彦入席,上酒上菜。

  兰陵奉上,李彦品了品,确实是好滋味,不禁点了点头。

  众人说了些场面话,眼见李彦既不冷淡,也不热情,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勋贵子弟,眼珠转动,微笑提议:“如此滥饮,易醉无味,何不行酒令呢,元芳觉得如何?”

  唐朝的习惯,喝酒往往会行个酒令,也就是设定一种规矩,让在座人依次按规矩来做事,做对了喝彩,做不好罚酒,炒热气氛,文人平素交往也最喜行酒令,最是考校学问和急智。

  李彦笑容谦虚:“文墨非我所长,平日里在家,也就读读《芳林要览》《臣轨》《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