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72章 即将“远行”的李元芳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彦自己对于君臣之道的理解,不仅是君与臣,任何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都适合。

  并不因为李弘拿他当朋友,他就真以为自己与皇帝能以朋友的身份相处,私交关系再好,也不要带入到工作中来,那样反倒利于维持友谊。

  长孙无忌就是真的把自己当舅舅了,逾越了界限,最终进也进不了,退也退不了。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多少人不到那个位置之前,道理都说得头头是道,真正身居其位后,很快迷失在权力的快感中,忘乎所以。

  李彦终究有几分超然的心态,继续道:“当然,我如果常年大权在握,圣人的脾气再好,终有深恩几于仇,相看两生厌的时候,所以灭了吐蕃后,我心愿已了,也可以远行了。”

  哑叔看着二十岁的徒弟,说着六十岁乞骸骨的话,也不禁怔了怔,才斟酌着话语写道:“你若能主动放下权势,急流勇退,那是最好,只是权势的滋味确实令人迷醉,你可要仔细想好。”

  李彦道:“请师父信我,我如果准备在这里过一辈子,肯定也会自己压着些功劳,将灭新罗和吐蕃的功勋给予他人,直到有了远行的计划,才显得激进起来,这也符合了那些心怀不轨的臣子,对于圣人身体健康的猜测。”

  哑叔:“……”

  可不是么,连李元芳这位圣人亲信,都迫不及待地灭国赚取功勋,臣子们自然是深信皇陵又要开启了。

  只是为了给世家挖一个大坑,也不至于自己真的弃官不做,及冠的年纪就退休吧?

  李彦微微一笑,并不准备现在就揭晓离去的方式,而聊了这么多,多年不见的隔阂也散去,他正好问道:“师父,你当年收留我时,我只有两岁是么?”

  哑叔轻轻叹了口气,点头写道:“当年先帝有意要灭长孙氏全族,关中各族想要阻止,才会抱你过来,为师身份敏感,却是让你从小与父母分离,于凉州长大……”

  李彦道:“师父当年在我父牵扯到太子谋逆一案时,也予以搭救,能保长孙氏上下性命,这也是我父所愿,只是他也没想到那群人言而无信,后来甚至都不愿意去看望他一下,那一位带头提议之人,不知是哪一位?”

  哑叔迟疑了一下,写道:“那人本是文坛大儒,德高望重,后来亲人出事,也早已病逝了,还望元芳不要再怪他。”

  带头大哥果然不在人世了,李彦先是有些遗憾,但看着这行字,目光闪了闪,问道:“师父,你所说的这人,是不是出自弘农杨氏观王房?”

  哑叔愕然地看过来。

  迎着师父的眼神,李彦就知道猜对了,神情陡然凌厉起来:“师父,那个当年把我带走,设计营救长孙氏的人,是不是大儒杨思俭?”

  哑叔点了点头。

  李彦吸了一口冷气,电光火石之间,无数过往的细节从脑海中浮现,问出了第三个问题:“师父,你为内卫大阁领时,暗中监察百官的梅花阁领,是不是你的亲家杨思俭?”

  哑叔瞳孔收缩,终于意识到了什么,缓缓点了点头。

  李彦闭了闭眼睛,说出一句冰寒彻骨的话来:“我终于明白,冒充‘佐命’的杨家大娘子,为什么始终抓不住那个把她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凶手了……”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