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2章 这外戚死得好!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乎还要追溯到前唐宪宗一朝的武元衡遇刺案。

  武元衡是武则天的从曾孙,隔了一百多年后,武氏子弟反倒出了人才,这位不仅容貌出众,高中状元,在诗词一道上可与白居易齐名,又有宰相大才,可谓近乎完美,但可惜因为主张强势对抗藩镇,在赴大明宫上朝的途中,遭到刺杀,堂堂一国宰相死在宫城之前。

  所幸武元衡之死,并没有阻扰到唐宪宗削藩的脚步,后来那个派出刺客的割据军阀也遭到覆灭,而现在永阳郡王被杀,有损大宋威仪,又要多久,才能查出凶手,将其绳之以法?

  这般想着,一路顺着汴河大街,众人拐入东街巷,抵达永阳郡王府。

  准确的说,这里不是郡王府,而是永安郡王所居的一处府宅。

  在人口拥挤至极,房价居高不下的汴京,在不少下层官员还在租房子的时候,这位太后的弟弟至少拥有不下五处豪宅,此处仅是其一。

  而东街巷属于汴京的核心地段,地理位置极佳,交通方便,不远处是大相国寺,门前又是天汉桥,也就是州桥,到了晚上,就形成著名的“州桥夜市”,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公孙昭一路上观察环境,微微凝眉:“这个地方人多眼杂,可不好动手,凶手为什么选择这座府邸,如此着急呢?”

  他话音刚落,就听旁边传来李彦的声音:“看来凶手艺高人胆大,又有几分迫不及待啊!”

  既然两人所见略同,公孙昭更是暗暗点头,已经开始思考查案的切入点。

  而为首的范纯礼,却毫不意外地发现,他们是最先抵达的,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员一个没看到。

  这样倒也好,人少说话方便,他低声对着身后侧的公孙昭道:“公孙判官,接下来你主要追查杀害永阳郡王的凶手,至于永阳郡王生前的过错,就过去吧……”

  公孙昭眉头顿时大皱:“为何如此?”

  李彦也是听在耳中,表情略有变化,心中却十分平静。

  他早有预料,范纯礼是宦海沉浮,看得透彻,也习惯于为大局捂盖子。

  实际上,人死为大的观念,古往今来都是通用,“人都死了,还想怎样呢?”“死者已矣,有些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吧……”诸如此类的劝说很多。

  比如大唐世界,武懿宗在宫内犯罪,明明可以牵连武氏全族,李彦力劝李弘只杀一个,也有这方面的顾虑。

  杀一个,圣人大义灭亲,杀一群,圣人不孝残暴,人总是下意识的同情弱者,死者最容易引发同情,哪怕死有余辜,也总有宽容的声音出现。

  但李彦顾虑归顾虑,首恶武懿宗是定斩不饶的,谁拦都没用,而范纯礼就退让得更多了,永阳郡王既然死了,那他的丑事就要尽量遮掩,否则且不说痛失爱弟的向太后会作何反应,朝野的局势也会由此爆发出新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