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7章 章惇复相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城还是汴梁,哪怕依旧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议和盟约,哪怕将西军的两位老将军抓捕入狱,在一百多年的皇权统治下,各地依旧会有大量的死忠,选择抵抗到底。

  同样的道理,赵佶如果在汴梁,杨志就算再是劝说,关胜也不可能打开城门,必然是顽强血战到底,撑到勤王大军过来支援。

  结果赵佶早早就跑了,缩到了长江天险的后面,自身的安全倒是有了保障,但皇权的影响范围也飞速南移。

  这个时候再搞出一系列天怒人怨、败尽人心的作为,北方的官员就真的离心离德了,同时汴梁的守军也没了坚守皇室的负担,可不是说降就降了么?

  何执中实在无奈,你事后看得这么清楚又有何用,缓缓拜下,将袖中一封奏本取出,高举头顶:“陛下……老臣请辞!”

  赵佶勃然变色,却是没有喝骂,反倒哀声道:“何相,连你都要舍弃朕么?”

  何执中道:“老臣才干不足……如今内忧外患,烽火处处……实在是心力交瘁,难以为续了!”

  赵佶看到他颤颤巍巍,说话都断断续续,不断喘息的模样,知道这位是真的没办法继续为相了:“那朕还能用何人?谁又能为朕守住这份江山社稷?”

  何执中早已想好,说出了一个极为忌讳的名字:“请陛下令章公复相!”

  赵佶勃然变色,下意识地尖叫道:“不行!绝对不行!”

  何执中连宰相都不愿再做,也知道赵佶这个时候不敢再乱杀人,已是没了忌讳:“论威望才干,满朝之中,无人能及章公……请陛下宽心,章公复相,定是以江山社稷为重,绝不会计较旧事……若让那群反贼入了金陵,我大宋就亡了……孰轻孰重,陛下当早做决断,切莫在城破之日,再如今天这般后悔啊!!”

  听着这如同泣血般的声音,赵佶一个激灵,聪明的脑子立刻意识到对方说得没错,但想到章惇曾经对他的评价,泪水又哗的一下涌了出来,最终哭着道:

  “召章公!速速将章公召回来!!”

  ……

  “章公,此人就是逆贼郭康!”

  宋江带着李逵,李逵擒着一个身材修长,此时却如同小鸡子般被提在手中的汉子,恭敬地来到了一位老者的身后。

  老者青衫朴素,头发花白,负手而立,看着滚滚长江东逝水,眼神莫测,闻言转过身来,露出一张刚正坚毅的面孔。

  章惇年近七十了,并且少年成名,仁宗朝出身,也是仁宗朝两次科举,第一次是千年第一榜的嘉祐二年,由于耻于在侄子之下,扔掉敕诰回家,两年后再考,名列开封府试第一名,殿试第一甲第五名,才算满意,正式入仕。

  此后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再到如今的五朝,曾是王安石变法里“恨得之晚”的干才,又痛恨司马光全盘否定新法,甚至迁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