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2章 百官定制,气数化蛟龙!_从李元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加强,至此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的博弈,终于从表面上结束了。

  古代皇帝和太子、皇帝与宰相,往往都是合作与对立混杂的关系,前者是争位,后者是夺权。

  太子自不必说,斗得那叫个激烈绝伦,皇帝和宰相也有三大阶段。

  第一次是汉武帝时期,一改之前“非有功不封侯,非封侯不拜相”的权力递增法则,让宰相变成了天子直接任命。

  第二次是隋唐时期,宰相的职能被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瓜分,成了分权制。

  最后一次就是明初,朱元璋直接废除宰相制度,将六部纳入皇帝直接管辖范围,同时又将御史台凌驾于六部之上,既达到了分流相权的目的,也健全了监督机制。

  从当时来看,确实不错。

  但很可惜,这样高度集权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工作的负担变得无比沉重,就不说后面的皇帝了,朱元璋自己都因为奏折的字多而叹息,“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词太多,便至荧听”,其实还是奏折太多闹的。

  这一点唐朝的时候,李彦就有过感叹,李治那般揽权,自己处置不了,不得不交给武后处理政务,最后养出一个权力怪物,又是何苦?

  皇帝都希望集权,恨不得把所有权力都归于自己手中,但一个国家那么多事情,权力给你了,你要能顾得上来。

  所以宰相没了,但明朝皇帝不得不组建秘书团体,来替他分忧,最终演化成了内阁。

  没有宰相擅权,内阁照样可以出权臣,关键是这种政治机构的不稳定,还对于明朝的政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所以凡事都要有个度,中央集权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得开始放权。

  李彦对于接下来中书省管理的六部具体职权,就有相当大的提升。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考课黜陟,封授策赏,定籍终制,下设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司,各设司长。”

  “任命高俅为吏部尚书,从一品;”

  “任命杨兴为吏部侍郎,正三品;”

  “任命祝龙为文选司长,正四品;”

  “任命陈达为验封司长,正四品;”

  “任命李云为稽勋司长,正四品;”

  “任命曹正为考功司长,正四品;”

  ……

  第二批官员上前领命。

  其中高俅神情激动之余,难免忐忑。

  自家人知自家事,以他的水平,能胜任吏部的工作么?

  但李彦之前只对他说了两个字,公正。

  他准备加强六部职权,吏部尚书关键至极,这个位置上的人,是仅次于宰相的重中之重。

  而从目前来看,大燕阵营里面,掌握着官员帽子,能做到相对公正,又能让大家服气的人物,唯有高青天了。

  由于他的名声好,李彦还任命了一项武官职位,为了谦虚起见,高俅只穿着武官的三品豹服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