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八章 焦心事_巴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耳朵要灵。嘴巴还得快,发现问题赶紧给报告,别捂在手里出大事;五是要有预案;六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原则是属地管理。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谁的孩儿哭了谁抱走;七是每个人切实负起责任。每天下午听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及包案人员的汇报。”

  这几条措施都是硬绑绑的,如果工作做虚了。必然要出问题。在座的班子成员意识到肩上责任,脸上表情沉甸甸的。

  宋鸿礼将七条方略讲完,又道:“我们在年前对每个钉子户都划分了责任,现在就从我开始,逐一汇报各自负责钉子户的情况。”

  王桥负责两户钉子户,提起这两户就一阵牙痛。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喜剧性和悲剧性往往是坐而论道者无法想象的。王桥所负责的有一位钉了户叫朱兴东,他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小包工头,满脸皱纹和风尘,满手老茧,一副劳苦大众的形象。

  王桥曾经到其家中和他有过一段对话。

  王桥喜欢开门见山谈事,几句之后,道:“老朱,今年你的问题解决没有?”

  朱兴东道:“没有,我给华柳乡盖房子,到现在已经七年了,工程款一直未结给我。我没有饭吃,没得办法,只能找上级领导。”

  王桥道:“上一次我们聊了以后,我就托人到华柳乡去问了,他们说工程款全额都结了,还把票据复印了。这是复印件,你看一看。”

  朱兴东瞄了一眼复印件,道:“那个工程是我包的,我没有领到钱,就不算数。”

  王桥道:“是你的亲弟弟把钱领了,你们两人在一起做工程,你来领和你弟弟来领,有什么区别。现在你应该找你弟弟还钱。”

  朱兴东道:“我弟弟拿了钱就找不到人了。工程是我承包的,华柳乡没有拿钱给我,这是事实吧。”

  王桥道:“据华柳乡的人说,做工程的时候,你大部分时间都不在,都是你弟弟在跟政府联系,凡是涉及工程方面的多数签字都是你弟弟签的。”

  朱兴东翻了一个白眼,道:“王镇长,听说你是大学生,怎么不讲道理。我说得很清楚,我才是工程承包人,为什么把钱给其他人,华柳乡得给一个说法。”

  王桥略有苦笑,又道:“从事实上来说,你弟弟是工程的现场负责人,合同上也是这样写的,有他的名字,华柳乡把钱付给你弟弟,也不错。你如果认为不妥,可以走法律途径,用不着到都城反复上访。”

  朱兴东用无奈地眼光看着王桥,道:“王镇,你还没有弄明白。我再说一遍,我是真正的工程承包人,我做了工程,没有拿到钱,华柳乡得给一个说法。华柳乡不给一个说法,我就找静州市,静州市给不了一个说法,我就找山南省,山南省不给说法,我就找都城。解放几十年了,总得有一个说理的地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