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章 我一点都不在乎_你当像勇者翻过群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MVP诞生之初,联盟的标准就没固定过。

  1955-56赛季,历史上第一个获得MVP的球员是鹰王鲍勃·佩蒂特,他作为联盟的得分王,场均还有联盟第二多的篮板数(16个),然而他的带队成绩只有33胜,比2017年的威斯布鲁克还要辣眼睛。人家好歹是半世纪后再现的场均三双、一人一城、47胜。不过是历史第一个嘛,联盟的标准也是慢慢调整的,可以理解。

  从佩蒂特身上可以看出,历史上第一个MVP的标准,是表彰那些数据最好看,个人能力最扎眼的球员。

  来年,1957年,评委们就发现他们的选择有些愚蠢,于是将MVP给了“硬木板上的胡尼迪”鲍勃·库西。值得一提的是,那年的MVP票选,前五全是白人,排名第六的黑人莫里斯·斯托克斯(MauriceStokesSF/PF/C)号称50年代的魔术师,经过三年16+15+6的数据之后,在一场与湖人的比赛里头部严重受伤,导致瘫痪。

  1958年,MVP给了拉塞尔,评选标准变成了现代球迷普遍可以接受的“最好的团队里最好的球员”。

  可是,没过几年,那个声称上过两万个女人的怪物进入了联盟,以充满说服力的场均37+27,并将球队从倒数第三的行列提升到正数第二的位置。看起来,他的当选实至名归。且不说他的球队比凯尔特人多输了10场球,就说他提升球队战绩的事。1960年的联盟只有八支球队,也就是说,他是将一支上赛季排名第五的球队带到第二的位置。这么看,是不是就没那么让人激动了?不过,他的数据太过震撼,而且,即使只是三个名次的提升也是实实在在的提升。

  MVP的标准至此又产生变化。

  依然是现代球迷乐于接受的新变化:让球队比上赛季相比获得巨大的提升。

  当然,这只是数据上的,根据某些报道还可以看出,老张将费城勇士队内除了保罗·阿里金外的所有球员都变成了过半场只会给他吊传的废物,但勇士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常规赛的显著提升,落入季后赛,孤军奋战的怪物面对正值巅峰的凯尔特人王朝只有做困兽之斗。

  那之后,如何让队友变得更好”和“化学反应”一样,逐渐成为衡量球员价值时用滥的字眼,而所谓的“数据狂人”“个人英雄”被行家们摒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数据颇为难看的比尔-拉塞尔顺利达成MVP三连庄(1961,62,63),因为他让每个队友找到了胜利的感觉;等到张伯伦MVP三连霸时(1966,67,68)早已不是因为惊世骇俗的得分,而是因为他找到了一种像组织后卫一样打5号位的比赛方式(场均助攻次)。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