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打草惊蛇(1)_大宋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篇大论,堵死在喉咙里。

  但王洙又岂会轻易让这位官家得逞?

  他倔强的挺着胸膛,不肯罢休,反而提高了嗓门,慷慨激昂的拜道:“陛下,春秋之中,有郑伯克段于鄢,祖宗卓然见其故事,知萧墙之防有甚于藩镇,于是防微杜渐,定下制度,约束宗室,以明上下尊卑君臣之分也!”

  “真庙在日,荆王年幼无知,坐视婢女纵火,真庙闻之,且以薄惩大戒,于是贬为端王,削夺武信节,逐于宫外,选上下清明忠节之士以督教之,荆王于是幡然醒悟,痛改前非,贤名播于天下……”

  “而荆王,真宗皇帝之胞弟手足也!江宁节度使元份,不过陛下堂兄,侥幸得天眷而已,陛下如若视而不闻,臣恐翌日,祸起于宫阙,届时追悔晚矣!”

  对文官来说,有三件事情,是他们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第一,妇人干政,宦官、外戚乱权。

  第二,宗室放肆,干预国政,甚至窥伺大统。

  第三,权臣独大,架空君王,号令出于宰臣。

  因为,历史已经告诉了每一个读书人,这样子的王朝会是一个怎样的下场?

  亡国只是轻的。

  亡天下就追悔莫及了!

  汉唐教训,不能不让这些人警惕和心惊。

  而现在,赵元份的事情虽然看着小,甚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位江宁节度使确实有心窥伺大统。

  但,苗头已经出现了。

  儒家在这些事情上,是从来不谈什么证据的。

  原心定罪,论心不论行,才是他们一贯的做派。

  不然,当年范仲淹和吕夷简是怎么一起灰溜溜的滚出汴京城的?

  范仲淹的罪名叫朋党,吕夷简的罪名叫结党营私,任用亲信。

  而这两个事情,都没有证据,只是别人脑补的。

  而对文官来说,脑补已经足够了。

  所以,范仲淹罢贬地方,吕夷简罢知青州,就顺理成章了。

  赵祯耳根子素来就很软,很容易被文官的话打动。

  现在,也是一样。

  毕竟,如今,弹劾赵元份的不止是王洙,还有他的亲信近臣林瑀,首相吕夷简和参知政事们也都纷纷上书,谈论此事,一个个忧心忡忡。

  他再想着赵元份父子的经历和遭遇,心里面要是没有想法,那才叫见鬼了!

  只是,这位官家到底性子、脾气都很温和。

  他不愿意加罪臣下,更不愿意伤了宗室和睦,亲政以来,宰相、执政、枢密们,哪怕把天都捅了个窟窿,他最大的责罚也不过是罢官而已。

  就像去年,张士逊和王鬷两人互相甩锅的事情,要是换了太祖、太宗甚至只是真宗,这两位大臣即使能保住脑袋,恐怕也保不住官位和文字。

  然而,赵祯终究也只是将这两位罢官。

  甚至还在张士逊致仕后,追赠太傅,封邓国公,将其本官升到了刑部尚书。

  所以,此刻,尽管赵祯心里面也怀疑起自己的那位堂兄,但终究于心不忍,于是试探着和王洙商量起来:“既如此,那朕命江宁节度使迁西京,使邓国公严加约束,怎么样?”

  王洙却是不为所动:“陛下之罚,何异于赏?”

  西京是什么地方?

  大宋最繁华、潇洒和风流的地方啊!

  不然,为什么致仕大臣和勋贵外戚们纷纷扎堆往西京跑?

  “那……”赵祯挠头起来:“朕命荆王亲临江宁节度使府,宣以祖宗法度,勒令游仙县君入崇真资圣禅院静修,无旨不得还家?”

  崇真资圣禅院,乃是赵官家们给那些犯了错的妃嫔、宗室女、命妇们修建的专门用来面壁思过或者出家养性的地方。

  因为太宗皇帝的陈国长公主曾经在此出家为尼,所以又叫七公主院。

  王洙听着,知道这恐怕已经是这位官家能做到的极限了。

  于是,也不敢再逼迫下去,以免画手添足,便长身拜道:“伏唯陛下能作威福之功!”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