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八章 碧水东流至此回2_三国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依然能淡然处之,就能看出儡『操』『性』格之中的贱人乐观之处。

  反观刘备,一旦吃了败仗就惺惺作态,痛哭流涕,真假不说,在『性』格魅力上就不如曹『操』。而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战就是夷陵之战,被陆逊一把火烧了数万大军,蜀汉集团损失惨重,一蹶不振。

  陆逊能击败刘备,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陆逊比刘备能忍。

  最后一个霸主就是孙权了,说实话,孙权这个人在三国之中最不出彩,既没什么明显的优点,也没什么明显的缺点。说是孙权享父兄余荫,也不为过。

  在三国时期,一直都是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死磕,孙权基本上参与不上争霸天下的大战也是有原因的。

  江东集团有一个最明显的缺点,就是权利断层。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活的都够长远,并没有权利断层出现。而东吴则不同,孙坚和孙策都英年早逝,孙权弱冠之年掌权,差距太大了。

  也就是说,东吴最少经历了两次大型的权利震『荡』时期,第一次就是孙坚身亡,孙策继位。孙策的难处就不用说了,父亲早亡,兄弟年幼,还要为父报仇,还要打下一块地盘,其中苦楚难处不必细说了。

  但到了最后,孙策通过浴血搏杀,终于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网罗了无数能臣猛将,周瑜、太史慈、张氏兄弟、甘宁等等奠定的东吴基业,可以这么说,说孙策是三国时期第一少年英雄都不为过。

  紧接着,孙策早死,孙策死亡的原因就不妄加揣测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蜘蛛的观点已经在书中言明。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孙策之死造成了东吴第二次权利震『荡』,年幼的孙权继位。不过孙权的表现就要比孙策差远了,做事也不甚光明,打压周瑜等老一辈将领,『逼』迫嫂子隐退(其实有一部分人是认为应该孙策长子继位的,这个细节以后再说,蜘蛛不是凑字,『性』格决定命运,以后的大战总要埋伏笔的。),在人品上就真说不过去。首发三国旌旗

  刘备现在就有点犯了不够忍耐的『毛』病,但还好,刘备现在只是不够忍耐,并不是连战连胜,信心过度膨胀。所以进兵之时只是略显急躁而已,并没有犯什么局定『性』错误。

  数万大军在江面上活动,船队延绵数里,真有遮天蔽日的气势。

  白天水战也没什么偷袭一说,所以刘备的大军一动,东吴这里就得到消息了。听闻刘备想要决战,周瑜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在帅案之后站起身来,朗声喝道:“列队迎敌。”

  东吴一共有三艘楼船,其中一艘作为周瑜的指挥舰,停留在后方,另外两艘分别由凌『操』和陈武『操』控,拦住江面。古代的大船并不像现在那么沉稳,所以凌『操』好陈武『操』控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