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九章 下策中策和上策_三国旌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徐庶和周泰,而是城固县的廖化,粮草大都督廖化将军显然对驻守后方很有心得,招募新兵更是游刃有余,这种勾当廖化已经干了十余年了,所以到了第五天,就有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大张旗鼓的开进赵云军营。

  当然了,这三千军队的战斗力就不敢保证了。

  有了三千援兵,赵云也可以放开手脚安排人手了,依照现在的准备速度,十天之内,赵云就可以展开第一波攻势。

  而就在这时,洛阳的曹『操』也收到王双重伤的消息,召集文武议事。

  曹『操』的问题很简单,就是王双将死,要谁来主持汉中大局,还有就是从哪里抽调援军去救汉中。曹『操』是把汉中当做一个诱饵、陷阱,但别忘了,这世界上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多了,甚至比成功的还多。

  最先回答的是荀攸,作为曹『操』的主要谋士(贾诩这老东西明哲保身,不被『逼』到一定程度,是不是出手的),荀攸有责任为曹『操』分忧解难:“回禀主公,荀攸认为汉中是必须要救的,要么抽调洛阳的兵卒去救汉中,要么抽调雍凉二州的兵卒去救援汉中,至于人选,还是主公自断为上!”

  汉中主将的人选可是一件大事,荀攸可不敢轻易拿主意,这是犯忌讳的事。三国初期,荀氏家族和曹『操』关系还非常密切,无话不谈的话,但自从曹『操』清洗了保皇党,『逼』迫献帝退位以后,荀彧就对曹『操』颇有怨言了。首发三国旌旗

  曹『操』改国号为“魏”,李重改国号为“赵”已经很长时间了,作为保皇党的中坚人物,荀彧心里很不是滋味。

  对于李重篡位,荀彧带没什么好说的,通情达理的想一想,人家李重也没吃过大汉俸禄,一出门就跟黄巾贼混到一起,不篡位才不正常呢?

  可曹『操』出生于官宦人家,祖上还是汉初名将夏侯婴,篡位就太不应该了。

  …………

  “嗯!”曹『操』点了点头,问道:“公达认为需要多少援兵呢?”

  荀攸毫不犹豫的答道:“如果主公想要给汉中留有一些反击的力量,那么至少要一万到一万五千援军……如果只是固守汉中,我想有一万精兵,应该就足够了。”

  对于这个答案,曹『操』并不是很nyi,计算兵力还不需要荀攸动手,关键是如何调动兵卒,所以曹『操』皱眉道:“公达认为从那里调兵为上呢?”

  荀攸慢慢答道:“属下认为,从雍凉二州,洛阳各抽调一半兵卒为上。”

  曹『操』眉『毛』一挑,转而向贾诩问道:“文和,你有什么意见?”

  对于荀攸的答案,曹『操』已经很失望了,诚然,荀攸没说从益州调兵这个蠢主义(距离太远),但从二地调兵支援汉中,无疑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举动。中规中矩没有错,错就错在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