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六章:前线屯田,刘禅的胆魄_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点,设置了诱饵。

  倘若蜀军真的上钩,他反倒是赚了。

  刘禅此刻根本没有时间,因为他在学习诸葛亮的精锐战术。

  屯田!

  如果只是普通的屯田,也就没必要拿出来炫耀了。

  这是在魏国眼皮底下,屯田。

  汉章武七年(227)。

  刘禅秉持着,打到哪里,就种到哪里的原则,于河南尹、弘农、京兆尹等地展开屯田。

  一来,可以找点借口,收回地方豪绅的土地。

  二来,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战争,从来不是简简单单。

  刘禅从一开始,就打着持久战的名号,进行东征。

  否则二十五万大军吃什么?

  三辅之地的屯田,完全不足以供给大军。

  从后方运输粮食,到关中后,损耗三五成都是很正常的。

  因为劳役也需要吃东西,而且蜀道艰难,一旦下雨就容易失期。

  劳役每一天都在消耗粮食。

  所以运输到前线,能够存留一半,已经不错了。

  而且劳役回程,也是消耗粮食的过程。

  总不能饿着肚子回去吧?

  纵使沿途有郡县,但这些郡县的粮食,也被抽调至前线了。

  劳役一送一回,所消耗的粮食都是天文数字。

  所以古往今来作战,补给站越长,后方的补给越是沉重。

  如果能够在前线实现自给自足,将剩下数倍的人力物力。

  刘禅在司隶屯田,正是在发挥这一理念。

  马谡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将屯田分配到每一县。

  农忙时,大军可以负责帮忙。

  一般时候,就需要百姓帮忙了。

  汉军连夺取西京、东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威望。

  曹丕弑君称帝的弊端,也为刘禅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只要曹魏压在百姓头顶,那么百姓几乎不会反抗曹魏。

  当这一股压力卸去的时候,百姓自然会思念汉室。

  他们愿意为了汉室付出,而不会产生抗拒。

  刘禅率领的大军,得到了司隶百姓的一致认可。

  他们与百姓秋毫无犯,大军整肃,军纪严明。

  百姓自发地恭迎汉军。

  他们没有能力与魏国作战,但帮忙照顾屯田,绝对是他们擅长的。

  因此,马谡张贴出公告后,百姓纷纷表示,他们会看管好“公田”。

  刘禅的屯田计划,也趋于完美。

  这是要完全扎根在司隶!

  当司马懿听说这件事后,差一点气晕。

  蜀军现在占据洛阳、长安地区,有天险防护。

  只要刘禅一直不采取行动,魏军就会一直被动。

  为何?

  因为洛阳的位置,太好了。

  能够威胁邺城!

  由于战争的缘故,魏国几十万大军,上百万劳役,都在为战争服务。

  他们的春耕怎么办?

  这成了重要的问题!

  纵使百姓的春耕,能够圆满地完成。

  但军屯呢?

  没有了军屯,军队的粮食,就只能从百姓中征收。

  要知道,魏国之所以能够养这么多军队,是因为屯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