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自然课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答。

  之所以把陈凤接过来读书,当然是陈暮这个院长给的便利。

  自己倒是先读了鸿都门学,又拜大儒为师,如今学识不能说特别渊博,但水平也不算差,混个名士应该问题不大,自然不能让自己的家人还目不识丁。

  陈志今年已经十四岁,按道理来说已经过了泰山书院的入学年龄,可他的基础实在太差,没法去泰山学宫,只能去大班跟着小学生们读书。

  陈凤今年八岁,刚好在小班读一年,明年就能升大班。

  在汉朝,虽然女子地位不能说高,但也绝没有到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地步。

  汉朝四大才女,班婕妤,卓文君,班昭,蔡文姬,都是响当当名垂千古的人物,即便是晋朝,也还有个谢道韫。

  “好了,今天我们就不上数学课,我带你们出去,学习一下自然知识。”

  陈暮拍拍手:“大家起来吧,跟我去外面。”

  学生们老老实实起来跟着出去。

  小时候的自然课什么内容?

  无外乎每人发个放大镜,带着大家在学校的花坛里兜兜转转,看看虫子看看树叶。

  陈暮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个恶趣味,就是用放大镜烧蚂蚁。

  虽然有点变态杀人狂的意思,但还好他不纵火,三岁以后就没有尿床。

  学生们一个个小胳膊小腿,在书院的婢女与奴仆的看管下,跟着陈暮来到了外面的草地上。

  远处平原绿油油一片,汉朝种植粟跟麦,小麦是冬天种植,春天收割。而粟是春天种植,秋天收割。

  现在正是粟谷成长的季节,徐徐春风抚动,粟穗随风摇曳,带来丝丝清爽。

  “今天我要教大家的,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天地大道。”

  陈暮招呼着大家过来,坐在草地上。

  “师君,什么是天地大道?”

  瘦小的陆议一脸茫然。

  他的年纪最小,只有四岁,虽然也表现出了聪颖,他的学习进度和七岁的陈绍差不多。

  但毕竟小,对于这样蕴含了一丝哲学的话语,一点都不明白。

  “天地大道,就是自然运行的规律。”

  陈暮闭上眼睛,说道:“大家闭眼,细细感悟,能体会到什么?”

  “风在吹我的头发。”

  孔俭说。

  “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暖暖的。”

  陈忠说。

  “我感觉心里很安静。”

  这是诸葛亮的回答。

  “安静是对的,风和阳光也是对的。”

  陈暮笑着说道:“那你们应该静下心来,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你们能想到什么问题。”

  孔俭说:“为什么这世上有风?”

  “孟子曰: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这风,是不是就是孟子说的天地间浩然之气?”

  陈绍的祖父是“颍川四长”之一的陈寔,家学渊博,提出了奇思妙想。

  “孟子说的浩然正气,乃是读书人心中的仁义标准,它是勇气,是信念,是意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