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再次失踪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硬碰硬,主力追上之后,他完全可以调动郡兵,三万大军一起压上,就算陈暮三千辎重兵也加入战场,如此悬殊的兵力差之下,陈暮再聪明,也得饮恨在湡水边上,乖乖当他的俘虏。

  而在这样的敌我态势下,陈暮耍了第一个诡计,那就是利用华雄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先打伏击,击溃了华雄部,再利用东面包围圈没合拢之前,连夜走易阳南下,到肥乡。

  这个战略目的往北,实际运动往南的套路,出乎了徐荣的意料,让他浪费了一夜时间,与陈暮交错而过,隔了60多公里。

  但优势还在徐荣手里。

  因为你要往北,现在却去了南边,就属于南辕北辙,徐荣也不是没有机会再逮陈暮一次。

  事实上徐荣之所以没有直接北上去控制陈暮的宗族,就在于这一点。

  首先是徐荣也是要脸的人,用宗族威胁,名声太臭。

  其次是陈暮好歹也是天下闻名的大孝子,不可能对自己的家人真的见死不救,不然对他自己的名望就是个很大的打击。

  并且,徐荣早已经安排后手,让利乾控制住陈氏宗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暮南辕北辙,导致他虽然与徐荣拉开了距离,但战略意图没有达到,在时间和空间上,徐荣还是有很大机会追上陈暮,继续完成包围圈。

  而且徐荣觉得,有大孝子的名声,至少七成以上,陈暮还是会选择往北,不太可能抛弃自己的宗族跑去青州投奔刘备。

  因此基于这五条原因,再加上董卓三令五申要人,徐荣才没有北上,而是选择南下继续跟在陈暮身后。

  毕竟在徐荣看来,自己的后手已经够多,即便没有追上陈暮,也不至于太被动。

  但到了肥乡之后,陈暮又耍了第二次诡计。

  这个诡计就是过漳水,故意把痕迹往东面的斥丘引,让所有人都误以为陈暮连夜东去了,并没有北上或者西归。

  如果徐荣判断陈暮是走斥章过陶馆,再从渤海河间方向去中山国,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引到东面。

  而实际上,陈暮却绕了一个圈,北上过滏水,连夜走列人曲梁易阳最后再从武安方向北进。

  到了这一步的话,徐荣就真的被陈暮甩远了。

  因为之前陈暮是南辕北辙,现在变成了徐荣南辕北辙。不仅各郡的兵力全被调走,他的主力部队也被远远甩在身后。

  到时候徐荣的两个战略目的,一是追上陈暮,二是控制陈氏宗族,都得失败。

  察觉到这一点后,徐荣也是惊出了一声冷汗。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么狡猾的人,诡计和套路层出不穷,若不是自己多了个心眼,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沿河查探,说不准真的又被骗了。

  “狡猾!真滴狡猾!”

  徐荣叹息了一声,在西凉军中,他虽然不是谋士,但战术眼光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