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0章 既当......又立......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

  之所以没有世家豪强来访,是因为这些家族都有钱有势,早就在前些年便离开了,比如河内司马氏,河内赵氏等等,剩下来的,自然就只有这些没钱没势,无法整族迁移的普通乡野家族。

  这些家族的代表人物以乡老为主,但他们在乡里说一不二,在官僚面前,却毫无能力。一旦惹怒了高官,轻则捉拿入狱,重则身死族灭,像这一次河内形势就是典型的例子。

  因此面对陈暮的询问,众多族老代表一个个都不敢说话,左右对视,生怕陈暮也是像王匡那样的苛政官员,或者官官相护,说错了话,被陈暮送到王匡那处置。

  一时间,场面十分安静。

  陈暮也没有催促他们,只是含笑着,静静地等待。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年轻人站出来向陈暮拱手敬礼道:“林,见过尚书令。”

  “你是何人?”

  陈暮问道。

  那人说道:“在下常林,温县人。”

  “温县人?”

  陈暮微笑道:“听说殷王的后代,也住在温县?”

  殷王就是司马懿的祖先司马卬,跟陈暮的祖先陈平一个时代。

  常林如实答道:“司马家世居河内,为河内望族,只是前些年搬迁去了黎阳。”

  “哦?”

  陈暮故作惊讶道:“河内人杰地灵,物产富饶。前些年也没有受到董卓袭扰,司马家怎么会忽然远离故土,搬迁去了黎阳呢?”

  人杰地灵,物产富饶?

  常林嘴角微微抽搐,河内倒确实人杰地灵物产富饶,问题是董卓没有袭扰,关东军在袭扰呀。

  不说这些年来数次大征兵,单说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就有多股乱兵曾经劫掠河内,致使生民凋零,百姓死伤过半。现在王匡又施以苛政,让本就遭受多次劫难的河内雪上加霜,百姓过得极为凄惨。

  河南尹就在河内郡旁边,常林就不信陈暮不知道河内郡的情况。

  见他装傻充愣,常林咬咬牙,跪下磕头道:“林尝听闻尚书令仁义满天下,乃大仁大义大勇之士也,曾经怒斥太皇太后废帝,又呵斥董卓暴行,爱民如子,唯贤唯德。如今河内百姓饥寒交迫,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还请尚书令施以援手,以仁义救之!”

  “还请尚书令施以援手,救救我们。”

  “是啊,尚书令,救救我们吧。”

  呼呼啦啦,诸多河内大族的族老乡长有秩纷纷起身跪在了堂下,十多人磕头场景蔚为壮观。

  “什么?”

  陈暮表现得更加惊讶,张大了嘴巴道:“河内百姓生活怎么会如此困顿?莫非是遭了灾?只是今年河南尹风调雨顺,河内与河南不过是一河之隔,两地不应当有如此差别啊。”

  常林苦笑道:“还不是那太守.”

  “太守?”

  陈暮装作纳闷道:“我素来听闻王太守轻财好施,以任侠闻,应当善待百姓才是。”

  堂下众人互相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