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5章 襄阳城下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运兵三四百人。

  但逆水而上,且还是手动划桨,运兵过多会导致船只航行缓慢,因此每艘船又得减掉一半人数来减轻负担,加快航行速度。

  如此一来,小型运兵船每次大概只能运十多人,中型运兵船只能运一百多人。

  想把三万人一次性运回去得,小船得一千多艘,中型船一百多艘,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更重要的是,汉江不够宽敞,船只太多会导致拥堵。

  所以黄祖被迫分了三批,利用中小型运兵船,每次一万人,计划五天之内把三万人全部送回襄阳。

  结果就是这几日汉江江面上倒是颇为壮观,每天都有数百艘先登、走舸、露桡等小船,以及数十艘艨艟斗舰浩浩荡荡北上。

  江上千帆竞技,密密麻麻的黑点塞满了整个江面,简直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

  最糟糕的是,偶尔还因为船只过多,江面太窄而发生拥堵事件,甚至还出现了几起撞船,船毁人亡,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损失了十多名士兵,弄得江夏水军一阵鸡飞狗跳。

  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江夏水师磕磕绊绊,好歹是回援了三万人马到了襄阳。

  而此时陈暮也已经整顿好了兵马,近六万大军挥师南下。

  襄阳城北面是汉水,南面是岘山以一条小河叫做襄水,因为位于襄水北岸,所以才称之为襄阳。

  后世襄阳城分为南岸和北岸,南岸是襄城区,北岸则是樊城区。

  但在汉代,江北不止只有一座樊城,还有一座邓城,位置是在樊城的西北方向约十里左右,离汉水距离约二十里,周围草木旺盛,田野无数,而历史上诸葛亮所耕作的地方,就在邓县辖区。

  之前刘表是派文聘驻扎邓县防御江北,但如今这种情况,只能全面龟缩进襄阳和樊城,把主力全调回来。

  只不过樊城离襄阳更近,且从清河取水,环绕整座城池,在拥有约六七长宽的护城河保护下,刘表才派人在樊城驻军防守。

  因为即便樊城被攻破,城里的人也可以坐船从清河跑去对岸的鱼梁洲。

  如果没有护城河,他是万万不敢派人防御。

  如今整个南阳除了随县以外,几乎都落进了朝廷手中,包括随县也已经岌岌可危。

  虽说随县地处大洪山山脉和桐柏山山脉之间,乃是战略要地,但奈何它不是一个山谷,两座山脉之间相距一两百公里,根本不是什么险要的关隘。

  所以除非在随县派重兵把守,否则光靠随县的地形,不足以抵挡朝廷大军。

  然而现在襄阳和樊城都危在旦夕,更别说随县。因此只要陈暮愿意,把随县夺取,隐隐威逼江夏,也是迟早的事情。

  不过襄阳的地形还是非常厉害,东面是大洪山山脉,西面是秦岭,中间地形十分狭窄,又有汉水经过,城池横在中间,想要南下攻打荆州,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