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1章 不谋而合_家父汉高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改去,等到刘赐的肚子都开始饿的咕咕乱叫的时候,他总算是写完,将东西递给了刘赐。

  刘赐急忙接过观看,“请治塞外书?”

  “不错,这就是我献给大王的治策,塞外与中原截然不同,若是按着中原的办法来治理塞外,定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傅清是个能臣,可没有治理塞外的经验,大王可以将这书送到他手里,他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办事了。”

  董仲舒也弹出脑袋来观看。

  晁错轻声说道:“要治理塞外,还是要效仿当初的冒顿啊,冒顿整合塞外,采取了分化的办法,他将本身的势力分成了三个部分,又给不同部族安排了不同的放牧区,不许他们外出,以此避免他们私自联合,再委派大臣来监督他们的情况,采取通婚的方式来安抚为首者,将各部族的年轻后生聚集在身边,学习学问,让他们不知自己的部族而只知大夏.易其风俗,定下大礼,组织各部之商队,积极与中原进行通商,大开门户,让中原的商贾前来,不求为大夏盈利,只求能打破隔阂,使其互通.”

  “在各地游牧必经之地修建城池,召集百姓在这里耕作,推广农业技术.从几个重要的点来来逐步控制整个塞外地区”

  “尽快开始考核制度,通过军功和考核来招纳当地的贤才”

  晁错一共列出了二十多条政策,大多是效仿当初的冒顿,也有一些是与大汉的制度相结合。

  刘赐看的目瞪口呆,他抬起头来,看了看面前的晁错,忽然仰头长叹,一脸的懊恼与悔恨。

  “大王?您这是怎么了?”

  “寡人是后悔为什么要出手救下晁错啊!!”

  “若是他获罪被流放到夏国,我还何必四处去求人呢??”

  刘赐拿着那上书,开开心心的离开了晁错的府邸。

  张汤却没有一同离开,将他们送走之后,他回到书房内,继续服侍晁错。

  晁错此刻正在书写着另外一篇关于处置豪强方面的策文,张汤看的很是仔细,都说晁错有国相之才,不弱于张苍,张汤是认可这番话的,晁错的才能确实很高,天赋超然,写文章是全国前三的文学家,出策略是全国前三的政略家,钻研学问是全国前三的学问家可惜,就是人太倔,不干正事,对削藩的事情念念不忘,总是觉得诸侯国是大汉头号威胁,不能不除。

  按着晁错的理论,能对大汉造成最大威胁的,就一定是内部的诸侯国,这只是时间问题,早晚都会发生。

  晁错匆匆完成了又一篇上书,放在了一旁,活动了一番筋骨,抬起头来,正好与张汤对视。

  “你在这里做什么?”

  “若是有事我会叫你,回去休息吧!”

  晁错挥了挥手,张汤只好回答道:“我是想要跟着你学点东西。”

  “哈哈哈,你个娃娃能学到什么呢?去读你的书吧!”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