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6章 罪与功_大明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族固有的思维定式来做事。

  华夏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但是局限性便在于过于追求道德上的道义,行事往往被自己加上许多道德上的枷锁,束缚住自己的手脚。而西方列强的逻辑却不同,弱肉强食,顺昌逆亡的森林法则是他们最简单的逻辑。道德这种东西是完全置于利益之后的。

  所以,他们反而没有了道德上的枷锁,行事便更加的无所顾忌。

  张延龄当然不是推崇无道德无底线的强盗逻辑,但是要抓住时代的机遇,便不能再磨磨唧唧的纠结在道德的旋涡里。此刻不抓住机会扭转局面,在这个大殖民大掠夺的时代瓜分到更多的资源,并且打压强盗民族的崛起,那么将来的历史便无法扭转。

  哪怕是为了眼下的大明朝本身,土地兼并、财税亏空、阶级矛盾、外部压力等等难题,都需要有解决的办法。掠夺海外资源和土地,建立繁荣长久的贸易通道,甚至殖民他国,都是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

  当然,张延龄心里也明白。自己一些作为会不可避免的被人指谪,甚至将来会被人记载如史册之中,口诛笔伐,大加唾弃。因为自己的所为已经逐渐偏离了华夏帝国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道德底线。

  那些虚伪的或者是真诚的士大夫们,那些坚守华夏传统和道德理想的人,或者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人,都会对自己的行为不齿和唾弃。

  但是,张延龄早已想过这个问题。如果说当真需要一个人来承担这些骂名,成为大明朝的一个凶残卑鄙无底线的道德上的恶人的话,自己也认了。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够做成,只要能让大明朝能够强大起来,能够摆脱既定的历史,走向一条没有屈辱和悲惨,不被欺凌数百年的强盛的新路。张延龄倒也不在乎他们怎么说。

  夜幕降临之后,炮击停止。各船清点消耗,弹药的消耗着实不少。密集不断的炮击,每门炮射出了二十多发炮弹,整艘船队消耗炮弹近三千枚。加上今天凌晨便开始的炮击,这一天下来,消耗了四千多枚炮弹。这已经是舰队储存的全部炮弹数量的三成了。

  不过,方圆两里的射程之内的房舍街道树木都被炮火犁了个遍。大火正在燃烧,这些街市房舍都不免成为白地。整个炮火覆盖的区域已经没有任何活着的锡兰人的身影。

  张延龄希望能够达到目的,以这种近乎天罚的惩罚力度,能够震慑锡兰人,让他们彻底放弃反抗的想法。让他们明白,要么逃走,要么投降,别无他途。

  当然,炮击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打击锡兰人。兵马终究要上岸的,需要开辟出上岸的据点。岸边两里距离被清理干净之后,兵马登船上岸便不怕遭遇袭击。否则,趁着船只靠岸,兵马登船的时候,佛郎机人和锡兰人如果一股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