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新年伊始_眺望时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一年开始了,新年新气象,年前的谈话对各部刺激很大,新年一开始各部如同打了鸡血,牟足了劲儿开干,效率明显提升数倍。

  政府机构里,官员各个行色匆匆,气氛紧张,搞的百姓挺纳闷,这些当官儿的都怎么了,一个个都跟狗撵似的。

  当然,百姓也乐见其成,办事效率高,受益的还是百姓。

  首先是各地书院,如雨后春笋,在各地风风火火开张,全国百姓被要求将适龄学童送入书院学习。

  这是强制性的行政命令,不可违抗,学费,食宿均由国家负担。

  百姓对此毫无意见,歌功颂德都不足以形容百姓的感恩之心,但是与之相对的要求所有百姓参加扫盲班,这就招人恨了。

  一个个成年人被集中参加扫盲,学习识字,算数,一群群的老爷们,老娘们挠破头皮,恨得牙痒痒。

  不仅要跟着先生念书,还要考试,考的不好就减少粮食供应,缺了大德了。

  为了粮食,拼命念书,吃饭念,走路念,见面打招呼都是念书的问题,睡觉说梦话都是在念书。

  百姓都被折腾惨了,对于下命令的人,恨不得扒皮抽骨。

  可惜,早就被预料到,政府公文都没有提到谁下的令。

  再来就是医疗,各地都开始统计辖区内的大夫,开始修建大医院。

  大夫们被征集起来统一在看病,所有大夫都被要求限期带出一定数量徒弟。

  下面村镇也被分派一定数量大夫,看病所需也有国家负担了,各地还在筹建医学院,以求提高医生数量。

  这个政令得到全国上下一致叫好,在百姓们看来下这个命令的人简直就是活菩萨。

  可惜政令还是政府名义下达,未提任何人名姓,让百姓想要立个牌位拜拜都找不到人。

  这难不倒人,这天下有一个最大的挂在那里,很是显眼。

  于是皇帝的牌位被百姓请回家早晚焚香,甚至还带动了一个行业。

  皇帝的塑像,画像卖的很是红火,当然,扫盲班没被算在李福安头上。

  在百姓看来,菩萨般的皇帝怎么可能下缺德命令,一定是那个缺德大臣干的。

  皇帝肯定是胳膊腿小拗不过那些缺德书生,所以才会有缺德的政令出现。

  皇帝也难啊,身边尽都是一群耍嘴皮子的缺德书生,一天天不干好事儿,尽冒坏水儿,出馊主意。

  可惜咱平头百姓帮不上忙,只能多上几炷香,保佑皇帝长命百岁,福寿安康。

  同人不同命,就是这样说了。

  铁路、公路延续去年的规划,只是力度更大了,人员数量,建设速度都在提高。

  各地都在筹措资金兴办轻纺工厂,安置辖区内闲散劳力,各地机械工厂一如既往工作忙碌,订单雪片般飞来。

  随着矿产资源开采,矿产冶炼企业逐渐开始生产,各地发电厂也相继开始发电。

  去年集中力量突击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