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章 修德与建功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国库增收,下官也不敢推动殿下去建立这份军功。”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用粗短的手指在茶碗里蘸了汁水,在桌面上飞快地写下了两个字:南汉。

  赵德昭瞥了一眼那两个字,顿时感觉此人简直就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他心里在打南汉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今日才会对偶遇那位南汉逃人如此感兴趣。

  但他在脸面仍然不动声色,只淡淡道:“兴不兴兵,也不光是有财就可以,更得看我父皇的心意。”

  “殿下,您只需要回想一下,万寿节正日大宴,有哪些人应该出现偏偏又没有出现的,便不用再担心圣上不肯了。”周自明挤眉弄眼,一张胖脸上的表情尤其生动。

  赵德昭一怔,稍稍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景,立马就醒悟过来。

  远远大小藩属国都按照往年旧例,早早派遣使节携带贡礼前来祝贺大宋天子万寿,就连路途最远的高丽使节都出现在了寿宴上。

  但唯独向来对大宋恭顺的南汉朝廷使者,始终没见露过面。

  这足以说明,大宋朝廷与南汉小朝廷之间的关系,肯定是出问题了,而且裂痕不会小,否则南汉的使者决不致于缺席这种极不应该缺席的隆重场合。

  既然两国关系都不好了,那要说动圣上对南汉动兵,还会很困难吗?

  想明白了这些,赵德昭对眼前这位笑眯眯的胖子是怎么看怎么顺眼了,他打心眼里觉得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鬼才!

  烧冷灶塞进来的这第一把柴,还是相当让人满意的。

  ……

  翌日,福宁宫。

  “哈哈哈……”赵匡胤大笑,爽朗而洪亮的笑声在殿中回荡。

  赵德昭进宫伴驾,把南汉逃亡军官方正奇的奇葩经历,当作笑料讲给皇帝老爹听了,赵匡胤虽然对于南汉小朝廷的内情早有所闻,但还是听得大笑不止,他一边笑着一边摇头:“刘鋹小儿,竟然如此荒唐可笑,把文武才能之士视若猪狗,不亡何待?”

  赵德昭一听有戏,趁机下说辞:“爹爹,既然南汉伪朝如此荒唐不堪,我大宋何不兴兵讨伐?自打儿子办理国税后,国库窘迫已有改善,各个州府国税分局报上来的数目也是日渐增多,以眼下朝廷的财力,应该可以支撑得兴兵征伐。”

  赵匡胤抬起头似笑非笑,仿佛看穿儿子心思一般,用手点了点赵德昭:“二郎,你啊你!”

  他随即敛了笑意,肃然正色道:“刘鋹小儿虽然荒唐可笑,但对我大宋向来恭顺。有道是:大国不兴无名之师,不伐无罪之国。我大宋倘若毫无因由便要讨伐一个素来恭顺的藩属,容易为天下人所诟病。”

  赵德昭正好把周自明的提醒拿出来说事:

  “爹爹,儿子记得前一阵子万寿节正日的寿宴上,大小藩属国的祝寿使者都有出席拜贺,唯独不见南汉伪朝的使者,这岂不正是他们的一大罪状?不敬上国天子,这份罪过还不够大吗?如此岂非就是师出有名?”

  赵匡胤没有对儿子的建议作出任何评价,只是背转了身子淡淡道:“南汉使者已经在客馆困居两个多月了,朕一直没空接见他们,你去替朕见一见。”

  赵德昭闻言不由一愣,南汉居然是有派使者前来祝寿的?而且还是老早就来了?但为何又没有出现在寿宴上?“困居客馆”又是个什么鬼?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