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阎应元的机智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尽千辛万苦,阎应元终于来到了辽东。

  在阎应元的眼里,辽东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着太多的金戈铁马,无数的将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无数的将领在这里建功立业,当然,来到辽东,他可不是缅怀这里的功绩和厮杀,他肩负的使命不一般,而且是被皇上寄予厚望的。

  大晋王朝的建立,在阎应元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他并非是什么正宗的读书人,也没有科举的名誉,曾经被大明朝廷委派为典史,这是一个不入流的官职,是大明最底层的官职,但皇上没有看重这些,大胆的启用他,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士为知己者死,阎应元感觉到了,皇上这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胆魄,体现在治国方面,一定能够开创出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内心里面,阎应元对大明朝廷还是有着一丝眷恋的,他也曾经将大晋王朝与大明朝廷进行过仔细的比对,但事实高度他,大晋王朝的兴盛是不可阻挡的,大明朝廷的衰落是必然的,在这种认识的驱使之下,阎应元很快彻底改变内心的认识,忠心耿耿效忠朝廷。

  在凤阳成功的劝说了马士英归顺大晋朝廷,令阎应元有了巨大的信心,这次赶赴辽东,他也是信心满满,一定要完成皇上赋予的重任。

  辽东位置的重要,皇上曾经多次说过,辽东绝不能够被后金鞑子所占据,否则北方将要陷入到大规模的战乱之中,届时蒙古草原也无法安定下来,大晋朝廷就是统一了中原,也要耗费极大的精力来稳定和收复辽东。需要花费的代价,是无法估算的。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肩负重任的阎应元,风餐露宿,不顾春节临近,想方设法赶到了辽东。沿路经过北直隶的诸多地方,他的心被刺痛了,大明朝廷统治之下的北直隶,按说应该是条件不错的,可惜老百姓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甚至能够见到流离失所的农民,在经过家乡通州的时候,阎应元忍住了思念之情,没有回家。

  越是有了这些比对和感触。阎应元越是觉得肩负的责任重大,若是能够向拿下南京那样,用最小的代价拿下京城,不仅仅能够避免江宁营将士的伤亡,也能够令老百姓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至于遭受到无辜的伤害。

  进入宁远城的时候,阎应元开始冷静下来了,他必须要首先见到祖大寿和祖大乐等人。将皇上的意思告知两人,接下来才能够想办法去拜访辽东巡抚史可法。这个次序不能够弄错,否则可能一事无成,还会影响到皇上的整体计龗划。

  宁远城不大,因为春节临近了,这里的商贾还是不少的,大街上熙熙攘攘。很是热闹,尽管说在广宁城有了辽东最大的互市,可辽东的中心还是在宁远,不少的商贾都在这里设立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