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一章 江宁营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大麻子的宝贵月票,感谢Bread84的评价票,感谢宜桦的打赏,谢龗谢了。)

  有关紫金梁以及紫金梁骨干的处置办法,很快定下来了,全部斩首。

  朱由检下旨的时候,脸上有不忍的神色,看见了这种情况,苏天成暗暗下定了决心,今后和流寇鏖战,绝不手软了,遇龗见那些首领,包括他们的骨干,不要想着什么献俘了,直接斩杀,看样子,朱由检还是心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赦免了这些流寇了。

  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经不起这些折腾了。

  接下来,自然是奖赏的事情了。

  这牵涉到了敏感的话题,吏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一直都没有确定下来,如果仅仅是江宁县巡检司的军士,立下了功劳,这还好说一些,但南京两大营,包括安庆卫的军士,也立下战功了,有功必然要奖赏,何况是这么大的功劳。

  商议到奖赏的事情,苏天成有些嘀咕了,自己是不想到京城来的,而且也不想离开江宁县,好不容易在那里开头了,要是这个时候离开,等同于釜底抽薪,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微妙的局势,从一开始就出现了。

  朱由检直接提出来了,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唐世济,剿灭流寇有功,出任左都御史。

  南京兵部尚书,和左都御史,品秩是一样的,都是正二品的大员,看上去好像是平调,而且南京兵部尚书,是南直隶的一把手,但这里面的悬殊。是很大的。

  京城的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进入了权力的核心层了,而且下一步的发展,就是进入内阁,但南京的兵部尚书。没有这样的可能,南京远离北京,已经被排斥在核心权力层外面了。南京的六部和都察院,说起来好听,实际上是将一些失意的官员,安排过去的。严格说,南京兵部尚书,虽然是南直隶的一把手,和各省的巡抚。没有太大的区别。

  所以说,这样的安排,等于是让唐世济,直接进入了核心权力层了。

  这是朱由检直接提出来的,没有听取周延儒和温体仁的意见。

  曾经担任工部尚书的李长庚,提名出任吏部尚书。

  这两个关键的职位,很快确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南京兵部尚书的人选了。

  依旧是朱由检直接提名。原兵部左侍郎范景文,因父丧守制。守制期满,出任南京兵部尚书、直浙总督,参赞军务。

  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周延儒都没有发表意见,更没有表示反对。

  这一切,显得不是很正常。周延儒是内阁首辅,有着绝对的发言权,可朱由检没有征求他的意见,直接提出来人选,这只能说明。朱由检不完全相信这位内阁首辅了。

  周延儒内阁首辅的位置,出现危险了。

  上层官员的任命,苏天成等人,绝对没有资格发言,他们连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