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二十七章 两线出击?_大明政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人老啦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815书虫投出了宝贵的评价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龗谢了。)

  将岳高峰调到登州,到威海卫码头去做事情,这是苏天成直接做出来的决定,岳高峰的能力不错,很是灵活,在威海卫码头,一定能够发挥出来更大的作用,威海卫码头的受益,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超过了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这也是必然的情况,威海卫码头是大明朝廷唯一允许进行商贸交易的地方,面对的是诸多的海外商船,包括一部分的内陆的商船,互市针对的,主要还是蒙古部落,只不过互市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也是不能够忽视的,若不是考虑到互市的重要,苏天成甚至会将宋思军抽调回来。

  苏天成很少关注安宁堡和靖边的事宜,这也是因为孙元坤和宋思军等人,有着很不错的能力,将互市维持的很好,至于说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着必然的因素,这不是孙元坤等人能够预防和制止的。

  官场上,苏天成有了不少的同盟和依靠,譬如说在京城的朱审烜、鹿善继、黄道周、徐尔一、董昌、郑芝龙等人,在大同的秦良玉、辽东的卢象升、陕西的朱由菘等人,至于说和苏天成关系密切的,有着不一般关系的张溥、吴伟业、闫子章等人,前途更是不错,张溥已经是河南的布政使,吴伟业和闫子章依旧是知府,不过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最终也是要得到提拔的,这些关系。基本构成了一张关系网。

  至于说苏天成的心腹,人就更多了,包括洪承畴、渠清泽、毕懋康等人,这些人都是听从苏天成的安排的,而且这些人,也不是完全都在苏天成的身边。比如说孙思宗、孙思明等人,就是在各地担任职务的,当然,集聚的苏天成身边的人是最多的。

  有了这样一层庞大的关系,苏天成做事情也顺利很多,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呼应,若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恐怕有人会认为,苏天成就是想着造反。条件也是很成熟的。

  苏天成也不是没有自身的打算,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打造不一般的登州、莱州和青州,就是他为自身订造的落脚地方,不过这里距离京城有些近,若是有朝一日,他与皇权发生了巨大的冲突,这里很有可能爆发战役。进而影响到了整个的大明王朝,早在准备后路的时候。苏天成考虑的地方,就是台湾,那里是最合适的地方,远离京城,中间隔着大海,台湾是大明朝的领土。但自己若是到了台湾,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与京城的冲突,按照如今的信息条件,自己就是在台湾做出来什么出格的事情,京城也是不可能知龗道的。

  这样的想法。苏天成一直都是闷在心里的,

  请收藏:https://m.ddbq.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